苏若回家后便紧着收拾厨房,赶紧做了晚饭。
等到晚饭做好,扈三娘过来了。
扈三娘今日在县城肉卖的不错,所以收摊儿晚了些,回来就听到村上人在议论苏若买了牛,又提及刘娘子家新媳妇儿回了娘家云云。
短短一天时间,竟是发生了这么多她不知道的事儿。
扈三娘饭都没吃,就赶紧过来瞧热闹。
看到苏若家院子里面真的拴着的牛,膘肥体壮,很是健硕,响鼻都比她家那只黄牛打的响亮,可见确实是一头品相极好的牛。
而且是正值两岁的壮年牛,这种牛在市面上低于十二两银子是很难拿的下来的。
便是她家里当初买牛的时候,也没往这种牛上打算,买了头大牛犊,花了八两银子。
“三婶儿。”看到扈三娘过来,苏若迎了出来。
扈三娘往前走了几步,闻到厨房里面的菜香,“哟,刚做好饭啊?”
“是啊。”苏若点点头,“三婶儿吃了吗?进来一起吃点儿吧。”
“还没呢。”扈三娘走近之后,菜香闻着也越发清晰,倒是与苏若平时做的大有区别。
苏若的厨艺堪称灾难,扈三娘是宁可饿着肚子回家,也不愿在苏若家吃饭的。
但是今天这菜香不同以往,勾起了她的食欲。
“你做了什么?”扈三娘探头往厨房张望了一眼。
“买了一块儿五花肉,我相公用鲜笋炒了,又做了个酱猪肝。”
苏若让开门口的位置,请扈三娘进去。
“你相公还真会做菜?”扈三娘有些讶异。
本来听村民们说,她还有些不信呢。
“相公做菜可好吃了。”苏若与有荣焉道,“比那些酒楼做的都不差!”
“那我还真得尝尝。”扈三娘撸了撸袖子,想起什么,又转头看了眼那只在吃草的大黄牛。
“这牛花多少钱买的?”
“十四两,我瞧着品相不错,而且是正当年的壮牛。”
苏若有些不太确定,她毕竟不是对牲畜这东西多精通。
“小贩本来要十六两银子,我和他绕价好半天,会不会买贵了?”
“不会不会。”扈三娘摆摆手。
“这品相确实是好,便是牛犊子,也得卖个八两银子,如今正当年,十四两银子还是划算的。”
苏若这才松了口气。
“三婶来了,进来一起吃些吧。”陆煜城盛完了最后一道汤,出来和扈三娘打招呼。
扈三娘这会儿看着自家这个侄女婿,那是怎么看怎么顺眼,笑眯眯的应和。
“好,好。”
而后便跟着小两口进去。
饭菜都摆上桌,两菜一汤,汤鲜味美,很是丰盛。
扈三娘挨个尝了一口,赞不绝口。
没想到这男人做菜精通起来,居然比女人还好吃,难怪那些酒楼的大厨都是男人。
“侄婿这手艺放在大酒楼怕是也都抢着要。”
扈三娘是有些见过世面的,知道这等手艺的人,在酒楼里面都是抢手的大厨。
瞬间她也就信了,村民们说陆煜城赚的钱买牛。
有本事的人,哪怕是病弱着,人家也能用脑子赚钱。
“三婶过奖了。”陆煜城淡淡一笑。
“听说你们是卖了配方买的牛,这是卖了多少钱?”扈三娘一边吃菜,一边同两人闲话。
倒不是她八卦,非要打听苏若的家事,实在是这一头牛的价格不便宜。
她不知道苏若是不是添了钱买的,还是全然都是陆煜城赚的。
说起这个,苏若可又得意了。
“卖了二十八两银子呢!那掌柜特别喜欢相公,还特地让马车来接的。”
“还说相公以后身体要是好了,可以去酒楼干活呢。”
酒楼大厨和掌柜还有账房一样,都是体面工作。
至少对于农户人家来说是这样。
苏老二一家从前得到苏家二老看中,分家时分最多,后又搬去县城,也是因为他有一个酒楼账房的活计。
扈三娘听的满脸笑意,“这确实是个不错的营生,酒楼的大厨估计每个月得有二两银子月钱,比咱们在地里刨食可强的多。”
“你们多存着一些,以后说不定也能在县城安个家。”
“是啊。”苏若美滋滋的。
不过又一想,陆煜城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