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小富即安之烘焙小博主 > 第49章 新居

第49章 新居

寿宴过后,孙钰店里的生意和繁漪阁的生意明显都又上了一个台阶。繁漪阁里的客人更加多元化了起来,而孙钰店里也推出了上门帮忙置办茶歇的服务,器皿和场地都由客户提供,孙钰提前与客户商定好点心的种类和数量,当天早上现做,而饮料则是到客户家里,现场调制的。这项服务只利用休沐的两天中的一天,所有的伙计丫鬟轮班,并且可以拿加班费。孙钰并不指望这个服务能带来多大的利润,但是可以拓展客源,并且加深客户粘性。同时秋爽斋之前为钱小姐的闺蜜们定制的动物靠垫也得到了城中年轻女子的极力追捧。渐渐发展成为周边业务,形象也从小动物,慢慢扩展到了一些后世的卡通形象,秋爽斋的产品卡通形象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孙钰发现秋香对针线活很有兴趣,看着孙钰画的图纸,她能够很好地进行配色,而且有时候在局部还会选择采用不同的材质来进行搭配,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让孙钰决定将秋香往这个方向培养,以后她也可以有一技之长,这个时代的女性的针线活基本都还可以,好一点的就会学习绣花,可是绣花的门槛比较高,而且费眼睛,如果能够有一定的设计能力,就可以自己做一些简单但是又新奇的东西,这比绣花要容易多了。此外,以后还可以设计服装,特别是等到棉布普及之后,客户群体一定会变大许多,不用精益求精地捧着高端客户也一样能赚钱。

城中的一切都发展顺利的时候,天气也终于进入冬季,冷了下来,七叔婆家的房子早已盖好,最近已经烧起了炕,整个屋子都暖洋洋的,七叔婆的身体完全恢复了,而牛娃子已将原本留作客房的屋子改造成了手工作坊,专用来制作黄油、奶酪等产品,即使是农忙的时候,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来做这些,对牛娃子来说也是小事一桩。有了额外的进项,他也不用再为家里的生计犯愁,祖孙俩的心情都好了起来,下雨时,两个人站在连廊里看着窗外的雨滴,竟然生出了一些悠闲之心。

接近冬月尾声时,孙家的新房也终于完成了,布局同县城里的基本一样。城里的人又都热热闹闹地回到村里,看着这端端正正的三进院落,一家人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孙博昌和孙志刚终于可以真正开始猫冬了。在整个盖房子的过程中,崔石头体现出了他专业庄头的素养,帮孙博昌打下手,各色事情无不周到,七叔婆身体恢复后,崔氏就同她一起回到村里。她每天负责后勤工作,制定第二天的菜单、采买食材、组织分配厨娘们的工作,当然还有家里的家务活。里里外外十分利落,使得王氏可以放心待在城里陪着老太太,三、五日才回来一趟。经过这段时间,崔石头夫妇得到了孙家的认可,而他们也已经渐渐习惯了在这里的生活。在一家之主的带领下,一家人放了鞭炮,祭拜了土地和祖先,搬进了新居当中。而崔石头夫妻二人如今住进了老宅里的主屋,也十分舒适。如果说原先修祖屋时还没有引起村里人的瞩目,那么这次是想藏也藏不住了。还好在设计这套房子时,就特意将外观建得低调,院墙虽然高些,但色调却是和村里其他房子非常近似,所以不会很突出。待到走进院子里,用的砖石、梁柱自然是好的,不过这些东西只有自己心里知道,颜色相近,好的差的乍一眼看去也不会差别太大。孙钰完全没有用什么雕梁画栋,简单、用料好、结实就是她的宗旨。其他的就在于符合生活动线,保证每个人的舒适度和私密性上面。所以一开始打地基和搭建架构的时候比较慢,但是后面的部分却很快。孙钰这次回来也把丽娘、铃兰、海棠、小荷都带了回来认认门,也见过家里所有人。大家在新房子里呆了几日之后,老太太和孙博昌夫妇还是表示自己想在村里常住,平时可以时不时去城里玩耍一下,孙志刚自然是热切期待着来年的水田旱田大计划,所以更是不愿去城里的。孙钰便留下小荷帮王氏做些家务活。而且小荷年纪尚小,又是那大大咧咧的性格,在村子里反而不会让她觉得拘谨。自己则同小姑一起住在城里。接下来打算让铃兰和丽娘也住到家里去。这样不至于太过冷清。安排妥当,孙钰打算第二天便回城里去,这天晚上吃过晚饭,天气骤然冷了下来,北风也呼啸了起来,他们家早早就备好了充足的木柴,一家人便烧起了炕,家里顿时春意融融,崔石头夫妇早早被打发回了自己家,也没叫几个丫鬟在跟前,吩咐铃兰海棠将门锁好后,就和丽娘、小荷一道回她们几个住的一个跨院里头自己吃喝玩耍去了。老太太的正屋里,爷仨围坐在地上的桌子边,女孩子们则都上了老太太的炕床,大家一边说笑,一边吃着瓜子零食,秋香小脸通红,兴奋地拿出自己做的靠垫递给老太太说:“外婆,这个是我自己做的,如今摆在秋爽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