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孙钰就在家里等年家那边的消息。趁这个空档,她开始琢磨自己开店所需的点心和小吃。
她打算先推出一个中式点心,一个西式点心和一个小吃,加上之前的纸杯蛋糕,应该可以先撑起个门面了。中式点心就是在原本的宋朝已经相当普遍的软酪。孙钰最初是在一部很火的电视剧当中看到的,而这个点心所包含的食材正是糯米和奶酪这两种她最喜欢的材料,所以尽管不擅长做中式点心,还是自己尝试了一下,结果真的是太令人惊艳了,味道非常好吃不说,做起来也不是很难。有点类似雪媚娘,但是因为里面的馅料是奶酪,不是奶油,所以更醇厚,而且不腻。跟王氏确认了这里并没有这种点心之后,孙钰就决定了一定要复刻出来。先将糯米粉,玉米淀粉,小麦淀粉,细砂糖和牛乳放在一个大碗里,搅拌均匀后过筛一次,盖上碗口,放入蒸笼蒸熟,然后拿出放凉,再加入黄油,将油揉到面团里,然后放在一边,馅料就只是室温融化的奶油奶酪、砂糖、酸奶,低速搅打到均匀顺滑状态。此时在案板上撒些熟的糯米粉防粘,取一小份面皮,慢慢擀薄,放入半圆形的模具内,然后放入馅料,慢慢收口捏紧,去掉收口部分多余的面皮,再倒扣放入盘中即可。一个的大小如同一个中号的豆沙包。普通人作为下午茶的点心,一个足矣,胃口小的可以两人分食。至于包装盒子,可以设计单个装,两个装,四个装,再设计几枚印章,刻上有好意头的字,例如“平安”、“吉祥”、“富贵”、“高中”、“如意” 等等,蘸了红曲米做的染料印到上头,一定会大受欢迎;也可以接受预定,专门印上寿字,双喜等给家里专门的场合使用;还可以凑成梅兰竹菊一套,供文人聚会的时候吃。反正多的是名堂。天气热的时候,馅料里面还可以放入水果块。可惜此时没有草莓、芒果、火龙果、猕猴桃这一类味道比较浓郁的水果。
至于小吃就是之前她跟年锦时提过的肉松了。肉松的制作方法也不算太复杂,但是费时费耐心。把肉切成厚片,把所有调料和肉一起放入水中用中火煮,直到把肉煮的很烂再关火,把肉捞出来,沥干水分晾一会。当肉晾的比较干的时候用手把肉片撕成一丝一丝的,撕的越细越好。把弄好的肉丝倒进炒锅里,开小火开始翻炒。看到出了水蒸气,倒入玉米油,继续翻炒,等油被肉松吸收后再加入生抽、老抽,每次加入一样调料,然后翻炒,直到这个调料被完全吸收了再加入下一个。等液体的调料都加完了开始加入糖盐椒盐,这个时候可以自己适当调节肉松的咸淡,然后不停翻炒到没有水分即可。如果要口感酥脆的,则需要在手撕的时候用工具不断擀压捶打,让肉纤维变得更短。还可以加入海苔碎或是芝麻来进行调味。不过这两样东西眼下县城并没有,需要找年锦时看看能不能找到。孙钰之所以执着地想要制作肉松是因为她自己每次生病,只要妈妈在身边,就会为她熬一锅白粥,但是因为怕她觉得嘴里没味道,就一定会给她备上一小碟肉松。对她而言,吃肉松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妈妈照顾她的温暖。她也希望,这个简单的小吃可以给这里生活的人们带来一点不一样的味道。
而至于那个西点,则与肉松有着莫大的关系,那就是肉松面包。乍一听肉松和面包这两样东西毫无关系,但是搭配在一起却又实在很和谐。没有馅的面包便于打包,保质期也相对包子等物长一些。县城里来往的商人、官员、书生各色人等都有,对于赶路的人来说,买上两个面包,第二天仍能保持柔软,只要有一杯水就可以,面包里面还有鸡蛋和肉松,也算是多少补充了一些营养。如果能找到有灶火的地方,稍微热一下,配一杯牛乳,一个白煮蛋那就更好了。
此外还要做一样小赠品,那就是杏仁薄脆小饼干。对于买东西到达一定金额的人,可以送一小袋杏仁薄脆小饼干。
定下了这几样东西,孙钰在这几天就在反复试验配方,尽量调到最适合时下人们的口味。一眨眼就过去了三天,家里秋收的粮食交了赋税,比去年还多出不少,不过今年就不再拿去卖掉了,王氏想着家里每天吃饭多放些白米。而且多了三妹母女,口粮要多准备些。村里的大部分人家都多换了些钱,把家里该添置的都添上,也大都买了肉,吃了一顿丰盛的,来庆祝这个好年成。不过也有人家过得仍是艰难,村里的七叔婆年迈,只有一个孙子同她一起过活,今年夏天的时候她孙子摔断了腿,在家将养了三个月,虽然有村里人分担着帮忙做了一些田里的农活,但是毕竟是东一头西一头的,他们家今年的收成比去年还要少些,加上孙子的腿至今还没有完全恢复,地里的菜也要七叔婆自己去料理。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