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的到来让他们得重新安排住宿了,眼下这几间房还真有点困难,本来王氏想着是不是要早点开始盖房子的计划,不过孙钰说:“娘,咱们手里眼下这点钱,我想着要不就在东屋旁边再起一间,干脆也盘上炕床,这样东边也有个小厨房,干脆就和东屋用一堵共用的墙,这样冬天东屋里头的也会暖和许多。还省下砌一面墙的钱。” 王氏想了想也好,这样是眼下最省时省力省钱的做法。她点点头,又说:“也是,我还想着等秋收完了让你二哥去县城读书去,听说那个得花不少钱呢。” “娘,您决定啦?这是好事儿,没关系,咱们这么多人供一个读书人总能供得起。那您有没有想过,到时候干脆到县城买个房子?” 王氏听女儿一说吓了一跳:“那怎么买得起?县城的房子可贵了,你以为跟咱们这儿一样?就咱们这几间房修一修,你那些叔叔伯伯还不要人工费,光材料都花了五两银子了,我可听说了,县城的房子稍微好一点的都上百两呢。”“娘,您想,县城为什么房价贵?是因为有钱人多。我做的点心再好吃,在咱们村肯定没人买,为啥?因为定价高,再新奇也没人舍得在这上头花钱,到镇上好一点,但也只是一部分家里条件好的人才会买,可是年东家那边的反馈却是供不应求,我估计就是价格再提高一些也有人愿意买。这些人是傻吗?不是,而是他们因为条件好,所以就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更高了,他有条件来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对于穷人来说,他追求的是温饱,但是对于小康家庭来说,他就想要过得舒服,开心。所以我以后卖东西的主要目标肯定是县城的人,只有对于他们来说 “新奇” 二字才值钱。如果那样每天来回跑的话就太不方便了,而且要是能在县城站稳了,赚钱的速度就不一样了,您别看一百两很多,但是到县城里也许一个月就能赚到,而在村里,可能一辈子都赚不到。当然,我现在也只是说说,不过人总要有梦想嘛,是不是?” 王氏想了想,也是,自己以前不就在县城里头干活么?镇上难得有一两个外乡人,而县城里南来北往的人那么多,推动了县城的繁荣,也让县城里的人有更多的机会。是啊,总要有点梦想。“只要不勉强,娘都不反对,如果真能在县城里买房,那我也去享享福,你二哥读书虽然住在书塾里,不过要是有个自家的落脚点那也要方便很多。” 娘俩美滋滋地一起发了一会儿白日梦,赶紧去准备被褥去了。傍晚时分,正准备去找大山说加盖屋子的事儿,没想到大山就来了,一听说三妹和离了要搬回来住,二话不说拍胸脯保证,明天一早就叫人来修房子,要不了两三天的时间一定能弄好。于是匆匆忙忙跟孙博昌、王氏和孙钰说了一下,打算秋收过后就开始做盘炕的生意,他们上次来修房子的一共5个人,趁着平时买东西的时候,都到镇上和县上去打听过了,已经有两三户刚好在装修的人家决定要试试看了,这几家要是完工了,一定还会拓展出更多的生意来。另外大山家自己也已经盘好了炕,打算到时候给村里人看看样子,这冬天肯定比睡床要舒服啊。还有蹲厕,他打听了一下,镇里头需求比较多,县城的人直接用马桶,村里的人一时半会儿地不一定愿意在这上头花钱。这两天过节,他已经做了一批蹲厕出来,节后想着跟孙博昌一起干这个活。他今天过来一是想跟他们讨论一下怎么收费,二来也是跟孙博昌说一声,让他准备起来。孙钰想了想说:“大山叔,我小姑如今回来了,我爹接下来要照顾家里多一点,不一定有空每天出工,要不您找个家里信得过的亲戚跟您搭档一起砌蹲厕。” 孙博昌先是一愣,不过他想女儿这么说一定有女儿的道理,便点点头说:“是啊大山,眼下家里事情一堆一堆的,我还没理出个头绪呢,你别等我,要不找你老婆的娘家兄弟跟你一块干呗。” “这样啊,那行,我到时还是给你分成。” “那不成,这个东西利润本来就薄,你分给我了,你们俩怎么办?别跟我客气,你帮我抓紧时间把这屋子给盖好,让三妹娘俩早点住进去,这就是帮了大忙了。” “那成,咱们兄弟就不说见外的话了。那你说盘炕我怎么收钱好呢?” 这下王氏和孙博昌就都看着孙钰,孙钰想到了年锦时的话,说道:“大山叔,这个东西从来也没做过,我也不好说,但是我认识县里的一位开酒楼的东家,人家是常年做生意的,不如我明天去问问他,这样开出来的价格比较靠谱。” “成,那就太好了。我先走了,去通知他们明天过来,再准备材料。” 孙钰又说:“大山叔,咱们这里眼下是砖头多,还是木头多?” “照理说这木头到处都是,可以随便砍,砖头要烧制,比较麻烦,不过最近因为我们几个准备自己家里都要盘炕,刚好烧了一批砖,明天拿来先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