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庭晚餐会议的第二天开始,每个人都有了明确的任务。王氏开始每日抽出小半个时辰“备课”,孙博昌则往大山家里去了一趟,看看“产品研发”进度。孙大力和孙大雷哥俩继续他们每日的体力劳动。孙钰则开始准备做蛋糕的材料。眼下苏北地区日常用的属于中筋面粉,适合做中式的包子、面条等,或者用来做面包也可以,而蛋糕需要用的是低筋面粉,所以孙钰把它跟玉米淀粉按照4:1的比例来混合,做成了低筋面粉。原本应该用玉米油,不过眼下就暂时用菜籽油来试试。好在都是植物油。但是这个时代没有打蛋器是一个问题,蛋白霜的打发需要高速搅拌,孙钰找到大山,试着做了一个木制的搅拌器替代。造型有点像水车,当然大小就跟打蛋器差不多,能放到碗里。中间用了一些轮轴作为传动装置,最上面做了一个手柄。只要摇动手柄,下面的叶轮就会快速转动,而那些叶片就会搅打蛋清。虽然跟电动的不能比,不过比用筷子手打要好得多了,而且,家里毕竟不缺劳动力。在尝试了几次之后,孙钰和大山将零件的尺寸比例调整到最佳,叶片做得跟电扇的叶片形状相似,并且也带有一定角度的倾斜,加大与蛋清接触时的阻力。孙钰先定做了两个,大山硬是不肯收钱,孙钰说:“大山叔,我后面还有好多东西需要找您定做,您不肯收钱不行。这样,眼下算是我跟您赊账,等我第一批吃食买了钱之后再跟您结账。要是您再不肯收钱,那我可就只能去找别的木匠咯?”大山知道孙钰是为了让他收钱才这么说,只好答应,“那行,叔以后就跟着你赚钱了,嘿嘿。。。你有啥需要尽管说,叔虽然主要是做木工,不过也能做些其他的,只要不是太复杂,你要是还需要别的,叔也认识一些人,绝对靠谱。” 最后一句孙钰一下子就听进去了,她需要做不少烘焙用的模具,当即就跟大山定了几个瓷盅,以及铜制和铁制的烤盘,她要用不同材质的模具来试验,看看什么材质性价比更高一些,以后再大量定制。
过了三天,大山一大早就过来了,神神秘秘地拿了一大包东西,打开来一看,一个陶制的现代蹲厕已经做好,从外形来看基本没有什么区别,其他的则是孙钰之前定制的模具。孙钰不由在心里吐槽。。。大山叔真是钢铁直男,居然把模具和蹲厕放一块儿,不过大概在他眼里,都是能赚钱的东西,所以都一样金贵。看到大山带来了蹲厕,孙博昌干脆就不去地里了,打算今天就跟大山一起把茅厕给改建好。不过他心里还是不以为然地想着,这闺女就是娇气,一点臭味就受不了了,没办法,谁让自己看不得她那眼巴巴的委屈小表情呢,一定给她做得干干净净的。他们先抬了竹筐到村里的河边,挑选了形状相对规则一些的石板子,扛回家来在院子里洗刷干净,然后将茅厕的地面整理干净,找好水平,将别处挖来的土过筛两遍,再细细铺在地上,夯实之后先将蹲厕嵌在了原来的坑洞之上,在慢慢将那些石板铺上,这个活就得在孙钰的指挥之下了。因为不能严丝合缝,所以干脆留出宽度均匀的缝隙,然后在缝隙中填入黏土,最后在黏土上嵌入大小相似的鹅卵石,这样看起来倒像是装饰了。然后就等着黏土干透。说起来容易,但因为两人之前从来没见过这些东西,边做边想便理解,也花了半天的时间,中午就简单吃了碗面条,加了一个荷包蛋。大山下午还要去地里,吃完面条急急忙忙地赶回去打个盹。孙博昌也洗了把脸午睡去了。孙钰倒是不睏,赶紧到厨房去琢磨那些模具了。她看了看家里的鸡蛋储备,准备尝试用瓷盅和铁制模具来尝试分别做不同大小的戚风蛋糕。找来一个几个碗,先将鸡蛋的蛋黄和蛋清分离开,放在两个碗里。然后再拿一个碗,放入糖,油,牛奶,慢慢地匀速搅拌,这一步一定要耐心,要搅拌到牛奶和油完全融合到一起,糖没有颗粒感,然后放入面粉,眼下没有电子秤,孙钰只好靠自己的手感了,还好前世戚风蛋糕她做过很多遍,还是比较有把握的。放入面粉后,再继续搅拌,但这个时候搅拌的动作要轻,作Z字型,主要是为了避免起筋。其实以前直接买来的低筋面粉并不是太容易起筋,但这里的低筋面粉是自己调配的,不知效果到底如何,所以她更为小心。待到面糊搅拌均匀,就开始准备蛋白霜了,刚开始用手动打蛋机还不是太顺,不得不停下来几次调整角度和位置,慢慢地越来越顺手了,而且手上的力度也把握得越来越好,这下孙钰更有信心了,因为西式甜点里面蛋白霜太常用了,而且,有了这个,还可以打发奶油,这样就能做更多的点心了。分三次均匀加入糖,把蛋白搅打到中度发泡,然后再取出三分之一左右的蛋白霜,放入面糊之中,用翻拌的手法拌匀。这么做主要是防止让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