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无话,孙钰到了早上突然睁眼就醒了,看看窗外蒙蒙亮的天,她很奇怪自己从来也不是早起的鸟,今天怎么跟设了闹钟一样,这么早就醒了,再一想,应该是原主的生活习惯吧。唉。。。真是劳碌命啊,突然她想起那个帐篷得趁大山叔他们来之前赶紧收起来,瞬间睡意全无,飞快地坐了起来,再看床上,奶奶和王氏都已不见,只剩个小丫头睡成了一个大字型。孙钰给妞妞盖好被子,穿上衣服先到厨房看了一眼,果然,奶奶和娘正在做早饭,看见她说:“昨天累了一天,怎么不多睡会儿?” 孙钰顾不上洗漱就往正屋跑,边跑边说:“我去把法器收起来!” 这会儿已是初秋,清晨的空气格外清冽凉爽,孙钰深吸一口气,今天起就是一个新的开始!突然心情变得愉悦起来,房子再破,衣服再旧,有人就有希望。她三步并作两步跑进正屋 “爹,哥哥,起来啦,赶紧把帐篷收起来!回头。。。” 话卡在一半顿住了,原来帐篷已经收拾起来了,爹和哥哥正在往外抬水缸,看见她这火急火燎的样子,都笑了起来。“早就收好了,呐,塞进包里去了,你赶紧拿到东边去找个柜子放下吧。我们一会儿就来吃早饭,吃完还得赶紧把屋里的东西搬出去呢。” 孙钰不禁感慨,古代的农民真的是太勤劳了,看这会儿也就差不多五点多吧,看他们的样子显然平时都是这个时候起床的,再往院外看看周围,村子里大部分的房子都已经有微光亮起。大约都是灶火和蜡烛,油灯是舍不得点的。但好像因着这一点微光整个村子都有了一种人间烟火的暖意。要是可以,孙钰很想能够让大家一起都过得好一点。不过这个可能要等合适的时机了。
孙钰最担心的事情已经搞定,也就不慌不忙了,把包拿起放到东屋的一个橱柜里头。然后到厨房打水洗漱了一下,就是没有牙刷牙膏让她有点不适应,只能学着看过的小说里头,用手指沾了点盐,擦了擦牙齿,漱口时间长一点。现在这个世界,保护牙齿可是很重要的。洗漱完毕跑进东屋,桌上放着昨天的红薯饭加水煮的粥,早上贴的杂粮饼子,还有那一口吃剩下的午餐肉被热了一下盛在一个小碗里,放在了孙博昌的面前。毕竟他是要干力气活的。不过孙博昌还舍不得吃,想要给老太太,老太太说:“嗨,就这么一筷子,别让了,你吃完赶紧干活去,等秋收后,有了钱,你割两斤猪肉给我吃吧。”孙钰听得忍不住要笑,这个奶奶还挺风趣。孙博昌闻言也不再推让,三口两口吃完早饭,两个儿子也已经吃好饭,放下了饭碗。他想了想说:“二小子,眼下咱家没有牛了,你可也得开始下地帮忙干活了”,小儿子说:“没问题,爹,我一定和大哥一起帮咱家多打些粮食。” 孙钰突然想到一件事,还没来得及开口,就听外面传来了大山叔的声音 “博昌,咱们都来了!” 于是一家子都迎了出去,孙钰赶紧喝完剩下的粥,把最后一口饼子塞进嘴里,跟了出去。
来的果然是大山叔夫妻俩,另外还有三四个和爹差不多年纪的男子。他们一见面就开心地相互招呼着,真是男人至死是少年,看你们这样子,我简直要以为你们是约好了来秋游的。由于大山昨天已经来看过,除了东屋以外,其他的房子房顶都要修一下,不过大部分的瓦片都还能再利用,正屋的房梁看着该换了,只是眼下一时也很难找到这样的木料,所以打算在旁边再多撑几根,先补强,以后再大修。地下的地基用的是不错的石头墩子,倒是没有什么问题,还有就是有几个漏风的地方得换下碎了的砖石,再砌一层黄泥。这样今年冬天至少能熬过去。这时候,孙钰有点纠结,要不要在正屋砌一个北方的那种炕呢,如果这样的话,冬天会好过很多,万一遇上极端天气,怎么着也有个依仗。不然就这个房子,她怕真的不一定能撑得过。但是她要是提出来的话,要怎么在这几个村民面前圆过去呢。。。看着那些叔伯们开始分头准备材料,有的去找瓦片,有的去挑黄泥,还有的和孙博昌父子几个开始搬家具,清除损坏的瓦片和墙砖,孙钰悄悄把王氏拉到一边,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王氏听了也有些犹豫,想了一会儿说:“要不让你奶拿个主意吧,怎么说她经的事情多。” 老太太一听就乐了:“这个事情好,这么着,我是村里的外来户,就说是我老家的做法成不成?” 孙钰想,果然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啊,人活得久了,经历丰富,这撒个谎听起来都真实得很。而且她心里头还有了另外一层的想法。于是她跟王氏到了工地上,找来大山说:“大山叔,奶奶听说大家来帮忙修房子,就想起以前自己老家那边冬天时候特有的一种东西,叫做炕,想着能不能咱们这回现在正屋修一个。不然这屋子冬天可能有点艰难。” “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