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天清风柔日头晴好,一向热闹的湖州码头此刻却是一片寂静,几千名船工在运河畔静静伫立着,没有一个敢随意动作的,只有为首的官员和富商们偶尔会传出几句交谈声。
没等多久,码头不远处便驶来了一支很是壮观的船队,缓缓地停入了港口。
前头的人见状连忙招呼了起来,船工们也都立即忙活开来,拉纤的、搬货的、开路的等等都各司其职。
他们都是被特意征召来的熟手,动作一点也不含糊,绝对不会让贵人们等候太久,并且夜里也有上千名船工换班,不间断地对南巡船队进行补给和修缮。
这般的规模,哪怕是在大周的国都华城也都是极为少见的,只是为了皇帝出巡就耗费如此大的人力物力,激进的言官们看到了只怕都得当场气得发病。
饶是这些日子也算是见过了些世面的贺兰明月,瞧见了湖州码头这般的盛景,也都不免有些感慨,总算是真切地体会到了几分江南之繁华。
她坐在窗边远远地眺望湖州城里头的繁盛景象,不禁为之暗暗称奇,除了大小以外,这湖州城看着也不比华城差多少了,而这还只是江南其中的一个州府而已。
连那湖州城的城墙都跟华城的规模差不了多少,里三层外三层的,搞不清楚的还以为江南离外敌跟华城差不多近呢,再修一座皇宫在这儿,都能说这里才是大周的都城了。
看着那几个分明没有穿官服却站在了最前头的人,贺兰明月的唇边勾起了一抹戏谑的浅笑。
难怪如王崇祖之流在江南如此的猖狂,那四大家族的人在这样的地方做霸主,只怕也不比真正的皇亲国戚差多少了,更有甚者只怕比清和帝还要快活。
不仅能够享受跟皇帝差不多的待遇,还不用像清和帝一样日日都要费心费力地操劳政事,当真是神仙都羡慕不来。
这样的日子过得久了,也难怪他们对朝廷和王法都失去了敬畏之心,对家中子弟也不知道加以约束,想来也是打量着没人能够动摇他们家在江南的根基吧,有家中庇护,那些子孙们什么事做不得?
不过虽说这些地头蛇讨人厌了些,但江南的繁华归根结底依靠的还是当地百姓们世世代代的苦心经营,贺兰明月倒也不至于对江南本身有什么恶感。
倒不如说,在她看来正因为江南这样的好,才更加不应当被那些人如此糟蹋。
他们有钱有势那也都是从百姓们身上汲取来的,然而他们却丝毫都不知珍惜,压根不把老百姓当人看,对百姓们极尽欺压之能事,简直罪该万死!
好在清和帝来了,公道也就不远了,贺兰明月闭了闭眼,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
此番南巡至湖州,原本当地官员和豪绅们都是想要为清和帝新修一座行宫的,但清和帝却觉得他在这儿也待不了多久,如此实在是太过铺张浪费了,便没有同意这项提议。
而湖州城里原就有几处园子是从前皇帝南巡时修下的,清和帝便择了其中一处最为宽敞的作为他此次南巡的停驻之处。
也不是没有其他的行宫可以住,但那些都离城里太远了,来回办事游玩也不大方便,清和帝于是就说他这次带的人马也不多,住在园子里就够了。
操办这事江南各家族都多少出了些力,不过名头还是挂在了湖州知府的头上,今日的接风宴也是湖州知府一家承办的,地点就在新修过的园子里。
尽管贺兰明月如今的位分不算太高,但她是最为得宠的,因此即便是这次接见江南各官员的家眷们时她不在前头的位置,也依然有不少人都注意到了她。
这些夫人们都是消息最为灵通的,自然都听说过这位此次南巡独得清和帝恩宠的元婕妤,个个都对贺兰明月好奇不已。
要知道从前南巡的皇帝们,总都免不得要纳些个江南出身的妃嫔,毕竟江南是个再好不过的纵情声色之地,江南女子的婉约风情也没有几个男子抵抗得了,哪怕是皇帝也一样。
然而她们却听闻清和帝这一路上竟从未招幸过江南女子,连送上门的他都不曾理会,只日日都跟这位元婕妤同吃同住,仿佛被勾了魂似的,这如何能叫她们不为之称奇?
不过在见到了贺兰明月本人后,众夫人当即便心下了然,并且再也不对此感到奇怪了。
那样的一张脸,哪里是什么风情能够胜过的?换做是她们看久了贺兰明月这样倾国倾城的大美人,也都不会再看得上其他的了。
一来二去的,便有不少的夫人想要和贺兰明月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