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殿外便通传太后和清和帝也到了,同时绯玉也跟在后头,看样子是她将这二位给请来的。
满面忧色太后和面沉如水清和帝走进殿内后,琳妃和贺兰明月忙避让开来,让二位可以近前去瞧玉才人的情形。
这时又有两名太医包括太医令听闻这边的情况严重,匆忙地赶了过来,一同竭力救治玉才人。
太医们忙活起来旁人也帮不上什么忙,众人便都退去了外间。
清和帝扶着太后落座后,便对着殿内的其他人开口问道:“你们谁能说说,究竟是发生了些什么?”
琳妃率先出言解释,她刚回宫便听闻外头出了事,正要出门去看的时候便瞧见玉才人被抬了过来,其余的她是一概都不清楚的。
琳妃说完后,便看向了一旁默然立着的贺兰明月,随后贺兰明月便也跟着解释了一番,语气虽有些慌张,但言语却还算清晰。
“嫔妾是在回宫的路上突然碰见玉才人的,见到她的时候就已经看上去不太好了,嫔妾也不知道她是怎么突然变成这样的。”
贺兰明月言辞之间并没有什么缺漏,再加上洒扫太监们和玉才人的宫女的也能为她佐证,她从头到尾连碰都没有碰过玉才人一下,应当是与此事无关的。
再者说,贺兰明月才得宠了没几日,就算真想害人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动手,在场的大多数人也都不怎么怀疑她。
如此一来,贺兰明月身上的嫌疑暂且算是洗清了,她退到了一边,不再被众人关注。
不过贺兰明月却也没有立刻便彻底地放下心来,虽然她这头是说清楚了,但是玉才人瞧着却是不大好,只怕也是凶多吉少。
即便今日之事与她不相干,但那到底是一条人命,而且玉才人的肚子里还有一个孩子,这般惨烈的情形她岂能全然不在意?
虽说贺兰明月与玉才人没有什么交集,不过在这种时候,她还是不免为对方感到担忧,暗暗祈祷着玉才人能转危为安。
坐在上位的清和帝和太后的脸色,此时此刻都不大好看,毕竟玉才人突然变成这般模样,要说是意外也实在不大可能,十有八九是被人给害的。
大周虽然崇尚仁治,但是后宫之争也是从来不曾断绝过的,只是清和帝的后宫闹得这般严重的,这还是头一回。
清和帝是个说一不二的君主,而皇后眼下多少也还是镇得住后宫的,谁也没有想到一位有孕的妃嫔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遭受了如此毒害。
从前后宫妃嫔们即便是互相迫害,也很少会闹到你死我活的地步,至少即便是真要害人性命,也不会做得如此明目张胆。
这种事一旦有人开了头,往后只怕后宫便会不得安宁了,此事若不能善了,将来后宫之中岂不是人人都会终日如履薄冰?
因此眼下最为要紧的,一是要保住玉才人和她腹中胎儿的性命,二是要找出究竟是谁做的这件事。
与此相关的宫人们正被审问之时,听到消息的陈贵妃和李德妃以及其他妃嫔们便都匆匆赶了过来,甚至连正在照看大皇子的皇后也亲自过来了。
太平宫的正殿内此时太过拥挤,位分低些的妃嫔们便被请去了偏殿候着,虽然偏殿更是狭小,不少人都没有坐处,不过她们也不敢有什么怨言。
虽说此事与她们无甚干系,但宫中出了如此大事,自然是人人自危,个个都老老实实的,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被迁怒。
正殿内的皇后以及其他众位妃嫔,也从琳妃的口中大致了解发生了什么。
陈贵妃当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而李德妃那张总是带着几分笑意的面容,此时也只剩下满满的担忧之色。
今日出了这事,她们两个主办了端午宴的人,无论如何都是脱不了干系的。
因此陈贵妃难免有些冒火,恨不能立刻将凶手抓出来撕碎,而李德妃虽然看上去没有陈贵妃那般恼怒,但想必心里也是不平静的。
不过清和帝和太后都还未曾提到她们俩,她们便也没有贸然开口说些什么。
众人静静等了一会儿,终于见到一名太医走了出来,而后太医神情紧张,小心翼翼地对清和帝和太后说:
“请圣上、太后娘娘恕罪,玉才人服食了太多的寒凉之物,加上本来身子也有些弱,如今这胎恐怕是保不住了,且玉才人目前惊厥得有些厉害,再这样下去恐怕会不好,还请允准臣等为玉才人施针。”
听闻龙胎保不住了,太后登时便软了手脚,清和帝连忙起身去扶住她,随后又沉声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