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掌柜第二日一早叫醒了孙姐夫和杜宁,告诉俩人自己要去交易坊了,今天采购完了就准备回青州,如果两位要再住一天,就自己再付房钱就行了。
孙姐夫感谢了司掌柜,问了司掌柜在哪里买盐砖后就没跟司掌柜一起。
兄弟两个也起来,在客栈吃了早餐,晃晃悠悠的就去了交易坊,不过在路上杜宁就觉得很不同了。
“姐夫,你看这个天水县和咱遇到的别的地方不一样吧,路两边的树都很整齐,路上竟然这么干净?”杜宁发现这个县城有个奇怪的现象,路两边的牌匾看起来都是风格一致。
“就是看起来格外干净?”孙姐夫也发现了。
还有人在大街上打扫卫生。
很快走到交易坊,因为靠近城外了,这熙熙攘攘的人群把两人吓一跳,虽然房屋还是一排排整整齐齐,但是街上还是时不时发生拥堵,推车的,还有拴马桩上拴着的各种各样的牲口。
“姐夫,这么大地方,咱从哪里开始逛?”
“哪里人多逛哪里呗,人少了估计也没啥好玩的。”俩人信马由缰的跟着人群从小吃街逛起来,真是大开眼界,各种各样的小吃,食物,海鲜,兄弟俩中午就这小摊上吃了饭,继续逛着,终于看到了崔家布行,孙姐夫大胆走进去逛逛,段白看了他一眼便也没再看,一看就不是大主顾嘛。
问了问价格,杜宁也在旁边跟着记住了,这价格卖的比青州还贵,怪不得别家人多,他家都没人。
从崔家店里出来以后,杜宁撇撇嘴,“姐夫,崔家这样做生意,能挣钱吗?”
“就算咱买不起,老百姓买不起,总有人想巴结崔家的,想动迁的,想送礼的都可以来买高价货,再说了别忘了崔家还是皇商,每年就这一块挣的钱都足够了。”
“那咱去别家看看,这里好处是有货不愁卖呀。”两人都看到很多外地来的大采购商,
“小宁,你说要是咱们在这里有个院子的话,让你姐他们在老家养蚕,我们把蚕丝运送到这里,直接在天水县弄个织机直接成品就在这里卖比老远的运过来是不是更好一点?”
“我算了算,其实姐姐他们不用在家里养蚕,直接收购蚕茧也能挣很多,关键是量大,有了量利润就更大了,咱先看看这里能不能干,崔家在这里势力大不大?”杜宁也考虑着要是这里经商环境这么好可以来这里呀。
“那咱们先看看?“兄弟俩准备更好的考察一下。
杜宁和姐夫准备在交易坊考察的时候,京城里的郭炳文也终于得到大堂哥订婚的消息。
只是这个消息让他怀疑自己才是大伯的亲儿子?大伯竟然给自己大堂哥订了一个农家女子还是个下堂妇?
郭炳文终于放下心了,原来还担心大伯会不甘心把家主之位传给自己,看来大伯是放弃大堂哥了。
也是,大堂哥长的太奇怪了,大伯母又善妒,现在又订了这么一个女子,和自己未婚妻比起来那简直是云泥之别。
怪不得爷爷找大伯要钱,大伯就痛痛快快的给了,还以为大伯会找点什么借口。
不知道让于小鱼给大堂哥下药成功了没,其实也没必要了,抓紧给于小鱼传个信儿,要是没下药以后就不用了。
一想到偌大的郭家要落在自己手里,郭炳文心头火热、虽然大伯可能还要好久才能教给自己,但是毕竟是郭家话事人了。
三叔最近也很客气呢,郭炳文止不住想笑,使劲拍了拍自己的脸才抑制住自己的笑意。
在太子哪里应该更有些话语权了吧,虽然太子他舅舅弄了自己家两座矿,不过没关系,从龙之功在等待自己。
自己的父亲虽然不争气,可是爷爷对自己予取予求,娘亲可能也不是多得力,但是未婚妻家肯定对自己有很大帮助,所以,大堂哥郭万,以后不是自己对手了。
郭炳文心里真得意呀,爷爷打算在京都给自己买处宅子,加上大伯给自己未婚妻准备的三万聘礼,自己在京都也算立住脚了。
不过满京都人都在说世家首推崔家,哼,崔家崔衡,崔家崔衡,所有女人提起了都是这个人,再出色也是出家人。
现在最要紧的是太子。郭炳文觉得爷爷说只把铁矿交给太子舅舅就行了,但是怎么才能让太子更倚重自己呢?
爷爷说不让自己和太子的舅舅往来太多,郭炳文一心想往上爬,生怕自己够不到太子,爷爷却让自己放弃这个机会?
那可是东宫,未来的皇帝,有机会不抓住那算什么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