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佟丫鬟和宇文少爷为了能跑出去潇洒,可谓是付出了泪水和汗水。
为了出去,她没日没夜的玩弄着笔墨纸砚。为了出去,她一边背书一边烧水砍柴,为了出去,她一边看书一边吃饭洗澡。宇文少爷为了能和小茗出去,他日日刻苦研习,为了能和小茗出去,他精心标注总结,为了能和小茗出去,他指导小茗同学,给小茗讲明白每一篇文章。
“少爷,你每天就看这么些玩意儿吗?”小茗瘫痪在了书桌前,整个人病怏怏的。
宇文烨没好气地说:“这些东西怎么了,都是很重要的好不好。”
小茗翻了翻那本论语:“你瞧瞧这说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我真是念不下去了,你就不要逼我了嘛。”
“我这是再想办法帮你出去呢,怎么不是成人之美。”宇文烨没好气地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你知不知道。”
小茗长这么大也没见过几个文化人,有些瞧不起文化人的优越感:“切,我敢打赌,你就算看一百遍《孙子兵法》,你打麻将也一样会被讹钱你信不信。”
宇文烨看了她一眼,心里的小本本记下了这句话。悠哉游哉的翻开了书:“我看某人是不想出去了,罢了罢了,我找别人和我去玩。”
小茗这下急了:“别呀别呀,宇文大少爷,你最好了,我都听你的!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当真?”
“嗯!”
“那好,你先给我泡壶茶,再将论语通篇默写出来。午后我会检查,写不出来,不许吃晚饭!”
“啊?我……好的少爷,没问题少爷。”小茗只能委屈地答应了。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原本认字只认个十百千万的佟茗熹居然成功将诗经,三字经学了个遍。虽说对这论语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也赶上了宇文烨的进度。
宇文夫人如约将小茗招了过去,翻了翻书,开始问些简单的问题。
“嗯……瞻彼淇奥,绿竹猗猗,下面一句是什么?”
“回夫人,是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咺兮。”小茗一个字一个字地开始往外蹦。
这可不是什么耳熟能详的句子,看她背的一字不差,宇文夫人倒是有些惊讶:“咳,这说的什么意思?”
“说的是要修成君子,就好比加工骨器,切了还要磋;也像加工玉器,琢了还得磨。”
宇文夫人开始有些对这个孩子另眼相看,且不说是不是真的理解,光是要记住也是十分不容易的。想了想又问道:“你把孔夫子劝人学习的话写几句给我看看。”
“好的夫人。”小茗说着就开始磨墨,一着笔就写了四五句。一旁的清风看着她,很是不相信这样一个黄毛丫头竟然能写出这么多东西。虽说字写得不怎么样,但是句子却都是对的。
“诶诶,小茗,你这个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写错了吧。”清风说着抢过小茗的笔,写了个“醒”,“应是这个字才对。”
小茗看了看这个字,又想了想:“不,这是说要反省的意思,所以肯定是我的那个字”
宇文夫人是真的信服了,批评清风说:“你这个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小茗,我看你也是个好孩子,明天起,你就陪啊烨一同到私塾上学吧。”
被教育后的宇文烨终觉苦尽甘来,激动的给宇文夫人鞠了一大躬:“谢谢夫人!”
这一天,小茗迎来了那温暖的室外曙光,迎来了久违的黄州城街道,兴奋得就要变成一只飞出笼的小鸟儿。结果羽翼还没张开就被宇文少爷一把抓住。
“不是说出来玩的嘛?”小茗萌萌的大眼睛眼泪汪汪。
“要先陪我去私塾。”宇文少爷一本正经,“不然娘是不会放过我们的。”
小茗噘着嘴:“好吧。”
小茗小小的脊背,背着一点都不轻的书箱和宇文少爷来到了私塾,其他的孩子也陆陆续续的过来了。
“嘿,阿烨!”一个肉乎乎的巴掌啪的上了宇文烨的背。
宇文烨惊呼了一声:“赵兄,今日甚早啊。”
赵彧是当朝赵将军的次子,虽说人家是习武世家,可不知这每天练功的小赵彧怎么就长成了一个白白胖胖的球球。赵彧看了看宇文烨身边,发现平时的王叔竟然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只比宇文烨高出半个头的小黄毛。
“王叔,你吃了什么,怎么变矮了?”说着就走上前捏了捏小茗的脸,“脸怎么圆了,胡子也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