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名路人,一下整个人都激动了,这可是说在点子上。
这件事情他知道!
“当然知道,好像是有人散播废品站里有很多宝贝的消息。尤其是书,很多读书人听了,自然就要去看看。”
“但是这也太夸张了吧,竟然都搬空了。”
“说明里面的书有用,而且买书的价格并不高。你都不知道现在书店的书有多贵,动不动都要几块钱,哪里有这么多人能买得起书,现在有一个机会摆在眼前,那些人肯定是要过去看一看。也正是因为这些理由,所以才这么多人去,不然那些人为什么搬空。走!我们也去看一看,能捡漏也好。”
苏山和苏尔就是听了这两位路人的话,互相对视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焦急。不能让别人知道他们背篓里都是书,幸好他们养成了一个习惯,不管买什么东西,自己的背篓都会拿一张破旧布挡着。
按照刘春芳的要求,在镇上买好猪肉就赶紧走。
他们俩起了一个大早,从村里走到镇上。找废品站都花了一些时间,在废品站里面也花了一两个小时才把自己想要的书挑选好。
他们在挑选的时候就已经问了老板价格,寻思着自己手里带的钱多,也就一个劲儿的挑选。他们俩几乎把废品站里面所有可以利用的书都选上了。
果真如苏祺所说,废品站的书真的很便宜,都是按斤收,又按斤卖。
他们买的价格是三分钱一斤,苏祺给他们的两块钱,还能剩下很多。买了整整两个背篓的书,就像移动的书库一样。
因为镇上的事情,尽管自己身后的背篓非常重,也不影响他们走路速度飞快。
平时都要花费一个多小时才能走回来,这一次不到一个小时,就走到家门口。
只是他们的额头和背后,都是满满的汗水。突然停在家门口,脚都有些打颤。
它们回来就看到修建围墙的人已经修建了十多米,半个院子都被围起来了。
在经过厨房时,看到苏肆和苏柳在厨房,研究着煎饼的新花样。
兄弟几人没有互相打扰,苏山往地里看去,能看到一个非常眼熟的人。
苏山把背篓背进主厅,苏伍则是把猪肉放进厨房中,再背着背篓去主厅。
从苏肆和苏柳口中,他们知道了家里分好田地的事情,直接拿着另外的农具,忍着双腿的打颤,就朝着苏大石所在的地方去。
在山上的刘春芳,不管在采摘什么东西,都要跟苏祺离得很近。
苏祺连偷偷看看下一个时空可以去哪里的机会,都没有。
暗地里拿野菜和草药出来的机会也不多,只能多几根,没法多十几根。
“囡囡,你会觉得妈妈偏心哪个哥哥吗?”
刘春芳的一句话,把苏祺都问懵了。
她思考这个问题时,停下了自己手中的动作,野菜都只折了一半。
她站直身子,挺直自己的腰背,直视刘春芳。
“妈,你为什么会突然问这一个问题。”
刘春芳嘴角勾起一抹不明的笑,苏祺没有看懂,但听到刘春芳说。“突然想到,就问了。如果你没有答案,那就不回答。”
抛开刘春芳更偏心苏祺的事实,单纯思考刘春芳更偏心哪一个哥哥。
在她客观的视线当中,苏祺有记忆的时候,苏亦都已经是一个大男孩儿了。
家里非常的忙碌,总共有7个孩子要养,刘春芳和苏大石每一天都忙得团团转,院子后面的菜都非常勤劳的种植。
可能会在某一些方面忽略了老大,但是大家吃的东西都是一样的。
比如鸡蛋,所有兄弟们要么都有,要么都没有。
其他几个哥哥,苏祺更多的印象都是被哥哥们带大的。
父母的身影总是在田里,哥哥们的身影总是在哥哥们的身边。
“妈,是哪个哥哥跟你说,你偏心吗?”苏祺疑惑地问道。
刘春芳摇了摇自己的头,“你哥哥们都没有说过这一个问题,只是妈突然觉得,自己这么多年来,会不会有偏心的时候。”
苏祺作为晚辈,在这一个问题上的确是不好回答的。
“只要妈觉得自己心里过意的去,哥哥们也没有说什么,那就行了。但我有一句想说的,不管哥哥们长大到多少岁,我们都是妈妈的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关心。”
刘春芳重重的点了点头,脑海里想起了这段时间所做的事情,的确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