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天之后定四方,也就是四境,是为第二卷。
升而见云,复行杳然,源生不灭,道化无形。一般也简称为见云、杳然、源生、道化。
到了道化之境,身体飘然不显,不受世间寻常道理束缚,可化而为水与江河同游;可随云追月,与天象携手;亦可枯寂如老树,寂静千百年不过一瞬。
是以无穷变化都可纳于己身,世间玄妙也可一窥深浅。
这便是修道成仙之基。
云州神念探入钟乳石牌之中,果然就有《空灵经》第二卷——定四方,细致地传进他脑海里。
如果说踏天一步是从凡转仙之途,以心态上的变化为主,不管问心、浮灵还是踏天去,都是在告诉修士,走出这一步,从此不再是凡人。
那到了定四方,就是真正将自己的“仙身”稳固下来,能够支撑往后的一路成仙。
然后鱼跃龙门,一朝得道天地变。
云州粗略地看了一遍,便将修行的冲动暂且按下。
他能感觉到不该急于一时,自己如今在踏天这一境中还没有融会贯通,需要一些时间沉淀。
如果白宿眠还在,让她给自己喂招也许能提升一些进度,可惜她已经离开,不知道她这次的事情做的怎么样了。
算了,这次人情欠的有点大,也不好再麻烦她。
只是陪着她去了一趟青楼就直接拿到了空灵仙君几乎完整的传承,云州心里有点占了便宜的愧疚。
不过她知不知道其中的内容?
真的有人能视补天传承为“可有可无”吗?
云州沉思,却不得其解。
罢了,下次遇见,将经文给她一份便是。
……
云州还在秘境之中感悟修行,外界却来了几位不速之客。
“师父,灵蟒已经不见踪迹了。”
这是一位看上去年岁比云州还小一些的弟子。他的身后跟着一个中年道士和一个年纪稍长的人。
此时他手指指着云州方才斩杀蟒蛇的湖泊,同那位中年道士说道。
若是云州在此,会发现他斩杀蟒蛇之时破坏的地面树木等,此时都已经尽数复位,仿佛从来不曾变过一样。
中年道士的神念中也感应不到生灵的痕迹,他目中精光闪过,身形微动已经站在湖泊边缘,右手一抬,满湖碧水尽皆冲天而起,露出下方铺陈的淤泥杂草。
“灵蟒虽说只是浮灵巅峰,但绝非凡人可以匹敌。它身上有我画下的禁制,断不敢离开此处。”中年道士说道,
“此地奇异,若是没有灵动之物驻留,不出半个时辰便会复原,消散一切改变过的痕迹,寻常灵物凭着本能就会远远避开。如今看这模样,定然有修士路过。”
年少一些的弟子面露喜色:“师父,真有秘境?”
中年道士缓缓点头:“为师百多年前机缘巧合发现此地的怪异,但始终不得其门而入。为此特地点化了一条蟒蛇驻守此地。
“为免打草惊蛇,那条蟒蛇并不知我的存在,只是被我留了一道印记着你们看管。后来它灵智初生,估计还以为是自己的机缘深厚。”
中年道士嗤之以鼻。
“如今灵蟒已经失踪,那我们等他一个月,看是否有人出来。此方秘境就在我仁宗后山不远,自该是我宗门之物,哪里容得外人染指。”
类似的事情他已经做了不下五次,但之前几次,他们从枯等一年,到半年,再到一个月,最后固定为一个月。
从只有他一个人,到带着弟子前来,到现在带着两个弟子。
这之间,已是匆匆百年光阴。
但是修行之人寿命悠长,如果这次还是错过,中年老道目光始终注视着四周,心里想道:那再来一次便是。
他修行百二十年,一身修为踏天见云,若是就此过去,此生也无法堪破第三卷。而如果能得到此处的机缘,将不再是惘然。
云州现身出来的时候,一道如鹰隼般的目光就锁定在了他身上,那阴冷地感觉几乎让他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道友不知从何而来,此地是我仁宗地界,为何不知会一声?”
云州看着一步走来就站到自己面前的中年道士,目光不变,脚步后撤,说道:“路过,路过。道友安康。”
“道友还没回答我的话呢?”
云州闪身避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