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州随唐长老踏进门槛,便见殿内两排高柱,皆有数人环抱之粗,色泽如玉,刻满山川盛景。高柱尽头,一道人影安稳地打坐在一尊香炉下,那香炉冒出缕缕青烟,似真龙、似麒麟,化形出各样的奇珍异兽腾空而去。
“先到这边来坐。”石柱尽头的人伸手一挥,他身边凭空出现数个蒲团。
唐平自带着云州,脚上有清风相助,几步间来到香炉边上,给云州介绍道:“这便是我青山派的掌门,长青道人。”
“晚辈云州,见过掌门。”
“我们没那么多礼数,云居士自在一些即可。”长青笑着道,看模样是一个慈祥的老人,白眉白须但精神矍铄,对云州也是以居士相称,“唐师弟已将你的情况传信给我们。但此事关乎甚大,我一人也难以抉择。还请稍待我门中诸位长老一同商议。”
云州疑惑道:“不知晚辈身上?”
“唐师弟未曾与你说明?”
“还是师兄再行确认为好。”唐平自回答道。
“也好。”长青点头,对云州道,“把手给我看看。”
云州伸手过去,长青道人单手一抬,三指扣住他的手腕,指尖点在他腕间经脉处,嘴上说道:“我青山派不过是一个久居偏隅之地的小派,依托着世间大宗才得一夕安稳。所以即使机缘在侧,很多时候也是不争,或者叫不敢争。”
他并未隐瞒,手指微微一点就收回,闭目沉思了一会儿,睁开眼看两人依然站着,道:“唐师弟坐。云居士坐我边上吧。”
云州谢过老人,接过了唐平自递来的蒲团坐在长青身边,便听老人继续讲道:“不知你听说过补天没有?没有也无妨。相传这世间天道有缺,修行之路的终点就是补天。我等虽不曾见过那种威势,但确实能找到传承记载,写道:与天齐,与道合,见微于草石尘露,大象于苍穹碧落,故四海无不可去处,天地无不可知处。其源质无形,意难明,生生不息。
“云居士体内,就留了一道‘质无形,意难明’的气息。”长青捋着白须,说道,“按理说,关乎补天,不论好坏,我等绝不敢沾此因果。但既然那道气息并不曾对你的身体产生影响,反倒还潜移默化地增强了你的体质,想来并不是要对你不利。如今居士又是自己寻上山来,机缘之事,最是莫测,我就不得不再行考虑。此事慎重,还望见谅。”
云州心知掌门可能误会了什么,但话中意思相近。他面上不动声色,诚恳道:“有此机缘已是大幸。敢问前辈,这世间,可还有补天存在?”
云州记得林知秋说过传道天下便是补天,那么即使稀少也该存在一定数量。但见长青道人话中的意思,似乎并非如此。
“补天的气息并不一定要补天在世才会产生。他们留下的一些器物也会有类似的效果。比如道纹玄章。”长青给他解惑道,“这也是我们敢带你回来的一个原因,世间确实已经许久没有补天的消息了。”
唐平自解释道:“补天传道之时,天下皆知。而上一次传道距今已有两万年……没有人可以活两万年。”
云州明白了。他沉睡前的那个时代,传道之人寿命也不过数千载。唯一的异数是叶生尘,却也因为种种原因九千岁而终。这个时代的补天想来也是相似。
云州有心再询问一些事情。不过未等他开口,殿外已有声音传来。
“是怎样的因果,连掌门师兄你都不敢定夺?”粗犷的嗓门远远地嚷嚷开来,一道八尺壮汉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三两步间已是到了三人身边,自顾着坐了下来。
他不像唐平自那般顾及礼数,一双铜铃虎目盯着掌门身边的云州看:“倒是也未看出有何不同。”
云州起身见礼。
陆续有人到来,唐平自给他一一介绍。
掌门等到几个蒲团上都坐上了人,才道:“好了,除了尚在门外无法及时回返的五师弟和九师妹,都已在这里。平常找你们都推脱忙于修行,今日难得聚了一次。”
“若不是你说关乎生死存亡,我怎会临时出关赶来这里。”这是六长老,姓刘,是一位面容清丽的女性。
唐平自也发表了意见道:“我不建议收徒。”
云州猛地抬头看他。但并未收到回馈。
他继续说道,“但此子能在开山之日寻来我青山派门外,便是仙缘,也不可让他无功而返,不然于我等心性无益。”
“开山之日不是明日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