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未出阁的女子也可行走于市井,不得以旧德批判。
而这榜下捉婿,源于皇后的一句玩笑话。
据传是有次皇宫家宴,有皇亲聊起民间一件案子,有男子强抢民女,该女子告到府衙,男子称实在不是他的错,只怪女子太过美貌,他倾心不已,才出此下策。而上官既然觉得男子所言颇有道理,谁让女子长得太过招摇呢?
皇后听闻怒道:“那女子若是见到心仪的男子,是否也可以掳回家中呢?”
嘉和帝随之点头:“皇后言之有理。”
最后那案子怎么判的无人知晓,但那一年科举,就有一名大胆人家,在放榜当日,雇了人直接捉了一名榜下学子回家,那学子见小姐生的美貌端庄,乐意成了“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的美梦,二人当场拜堂成亲,成为一桩美谈。恠
自此每逢科考,总有那么一两个学子被捉去拜堂成亲,一时倒成为大胤独有的风气。
只是被捉去的,或者说民间人家敢去捉的,大多是排名靠后的进士,还不曾有哪个人家敢去捉状元,还是开朝以来仅有的一位六元及第的状元的。
是以,当温祁踏进温宅,笑眯眯地问王福“你家公子可有婚配呀”的时候,王福压根没想到这一茬,很自然地说了实话:“未曾。”
“那便叨扰了。”温祁作揖,“在下鸿胪寺温家温祁,家中有一幼妹,容貌端正,品行淑良,堪与公子相配。”
说完,也不待王福反应,招呼了身后的人:“走!与我同去接姑爷回府。”
只唬得王福目瞪口呆。
王福反应慢了一拍,王勤生却是极快的。恠
他是家仆,却也是王宥的书童,自然听说过“榜下捉婿”,当即往王宥的书房跑。
“公子,公子!”王勤生惊喜得不得了。
难怪说读书好啊,说书中自有人如玉啊,原来在这儿等着呢!想他家公子二十有一,普通人家别说娶妻,家里崽子都有好几个了,可他家公子呢,连个通房都没得。
这才刚刚放榜,就有人找上门了。
听着还是官家女呢!
“公子!咱家要有女主人了!”王勤生跑得气都不带喘,进了书房就兴奋地嚷。
王宥刚刚回来没多久,正在净手,莫名地看过来。恠
王勤生这才想起来喘气:“公子,外……外面有人来,榜下捉婿来了!”
王宥面色一凝,都不待他问,王勤生就继续:“说是鸿胪寺的温家呢!公子,温家小姐你……”
王勤生还以为自家公子匆匆将手上的水渍擦掉,是要出门迎人,岂知不待他话说完,王宥已经打开书房朝西的窗,翻窗而出。
“认识……吗……”
王勤生眼睁睁看着王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消失在书房,呆若木鸡。
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不是所有人梦寐以求的吗?他家公子这是……跑了?
不是,他家公子何时翻窗翻得如此矫健熟稔? 恠
第25章
温凝那厢听得一声熟悉的大喝,便见赌坊一息混乱,刚刚还赌得脸红脖子粗的赌徒们抓着赌桌上的银子就往自己怀里塞,也不管那银子到底是不是自己的。裢
“全部扣起来!押下待审!”又是一声颇具威严的大喝。
温凝这下确认了,竟然是温阑!
她马上把怀里的银票塞给菱兰:“快,趁乱跑!我引开他们,你先回温府!”
留在这里被温阑认出来倒不是什么大事,总归温阑疼她,最多骂她几句,定会帮她遮掩。
可他也会追究她一个姑娘家,何以会扮男装来这鱼龙混杂的地下赌坊,届时她的银票就藏不住了。
菱兰哪里见过这种阵仗,没见过这么多官兵,更没揣过五千两银票,脑子里嗡嗡直响,被温凝一推,干脆什么都不想,拔腿就跑。
温凝紧随其后。裢
“有人跑了!追!”
菱兰到底比温凝体力好,跑得也比温凝快。温凝本就有意垫后,跑了没两步就回头朝追来的官兵做了个鬼脸:“来追我呀!”
接着迅速窜入长安街。
索性她对京城极为熟悉,除了长安街的主道,各个小巷胡同,她穿梭起来并不费力。
大概是这样的场景太过熟悉,温凝跑着躲着,竟然想起自己一直不愿回忆的往事。
那时她还不足十岁,那时她调皮顽劣,那时她对闺阁为何物全然不知,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