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时,刘嬷嬷正督促徐楹喝着鸡汤。葱白似的手指握着白瓷勺,晃眼看几乎辨不出手指。
看着紫兰进来,徐楹刚想放下勺子,刘嬷嬷就看过来,“大郎君说了,娘子该好好补补。”
徐楹只得恨恨喝完一小盅鸡汤。拿着手绢按了按唇,本着有难同享,徐楹道,“厨里剩着的汤紫兰紫竹就分着喝了吧,这时节汤汤菜菜地也放不了多久。”
紫兰低头应诺。想到今日发现手臂竟比紫竹粗了一圈,紫兰觉得紫竹最近练武勤奋,需要大补,自己那份就给紫竹吧。
徐楹见紫兰眸光闪烁,也不戳破,反正只要不留给自己一个人就好。
刘嬷嬷见自己不可能再让徐楹多喝一碗时,收拾好雕梅纹的食盒离开屋子。
紫兰则开始说周家邀请的客人。
周家人显然没有藏着掖着的意思,细细地说了几家小娘子的喜好。那日周夫人邀了五位小娘子。除徐楹外还有四位,除开一位是周家嫡系的小娘子,刚从京城过来,另外三人都是康南本地人。分别姓李,于,卫。于家娘子是本地最大的乡绅于坚的女儿,这次蝗灾于坚出力不小。李家娘子和卫家娘子都是周县令下属家的女儿。据说这两家女儿教养不错。凑个数还成。
徐楹全副注意力都集中在那个嫡系的周家小娘子身上。周家是今上的后族,这代嫡系小娘子有三人,最出名的是嫡幼女周萱娘。
不过不是什么好名声,前世与徐槿闹得最厉害的就是周萱娘。因为周萱娘对楚云晟那是情深不毁。周萱娘深得帝后宠爱,又是张扬、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性子,给徐槿找的麻烦不止一点。
☆、第12章 宴会
康南城南大门,一辆青幔装饰藤纹的马车驶入。
紫竹掀起帘子一角,看着空空荡荡的街道,回过头对紫兰道,“没有上次进城热闹了呢!”
紫兰正趁着马车驶得平稳,绣着徐楹的外衫,头也没抬,道,“上次是逢大集进的城。今天连小集都不是。县里的人大多回乡下。”
紫竹放下帘子,抽出马车上的一个小匣子,点了点数,确认给自家娘子准备的备用衣饰没有问题,接口道,“现在农忙,县里大多数人家都有在乡里的亲戚,应该是回去帮忙了吧。”
紫兰认可地点了点头,刚刚的一枝兰花刚刚绣好。紫兰看了眼还在拿着本《江南杂谈》看的徐楹,道,“娘子快歇歇,书在这儿不会跑,什么时候看都行。”
在外赶车的刘嬷嬷一听,也劝道,“娘子,眼睛用久了伤肝气。”
徐楹轻轻应了一声,放下书,马车却突然一顿。徐楹身子前倾,头上一枝步摇流苏打结。徐楹深深吸了口气。
“你是孙庄的孙海?”刘嬷嬷问,声音里带着惊奇。
孙海也没想到会遇上故人。他今日本是来找顾慧娘,看看她有什么打算,顺便送些银子给顾慧娘救救急。谁知道原来顾山给慧娘赁的房子竟然被顾慧娘住在乡下的三叔占了。
孙海揉了揉前额,礼貌对刘嬷嬷道,“小生遇到点事,惊扰嬷嬷了。只是慧娘受了伤,能不能借借贵府的马车。”
孙海知道自己的要求很冒昧,此处是康南城里的一个居住区,小巷子仅容一辆马车通过,孙海扶着额头直冒血的慧娘站在路边等了许久也不见一辆马车过来。也不知道顾慧娘还能坚持多久。
这种事刘嬷嬷自然不敢做主,得了徐楹的肯定才扶着顾慧娘进了马车,孙海则被允许坐在车架的位置。
马车里有了一个伤员,刘嬷嬷自然掉了马车头就往城南的一个药铺子去。孙海也简单交代了前缘。原来顾慧娘的父亲顾山去世后,她三叔就把主意打到她的头上。顾慧娘的母亲是个难得的美人,顾慧娘自然不差。
顾三叔先借口让顾山入土,让顾慧娘签了一张三十两银子的欠条,就开始给顾慧娘找“婆家”。最后找到顾庄的临庄,给人做妾。顾慧娘自然不愿,借机找了邻居给孙海传信,才有了今日这出。
马车很快就到了医馆门口,徐楹让紫兰拿了十两银子给孙海。又帮着孙海把顾慧娘送进医馆,几人就坐着马车赶往听雅轩。
所幸今日出门早,没有晚到。他们的马车到时,另有一辆马车里的客人刚刚进去。徐楹从掀起的帘子看到那架漆红描金,轻纱曼曼的马车。徐楹兴起一个果然是她的念头。
徐楹下了马车,一个着青边比甲,眉目清秀的丫鬟就迎上来问安。看了帖子,那丫鬟就将几人带到一个叫琴意阁的院子。一路上,徐楹仅看回廊亭台就能想象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