晌午不到,谢芷兰的大舅母李氏上门了,与她同来的还有位婆子。
那婆子一身素衣打扮,但通体的气质却不似乡下的妇人,颇有些像那有钱人家宅中的管事婆子。
记忆中李氏已经很久没有来过谢家了,这次再见,发现她与从前不大相同,不但人发福了一圈,脸上还略微敷了层粉,就连所穿的衣裳料子似乎也比以前好了不少。
谢芷兰挑了挑眉,记忆里这位大舅家也在村里种田为生,家里两个儿子两个女儿,日子似乎也算不上太好啊,怎么瞧着像是一夜暴富了的样子?
“大舅奶奶!”
谢霖乖巧地上前喊人,眼巴巴等着她的礼物。
从前李氏每次来都多少带点吃食,不过这回好像是空手来的。
李氏那张圆润的脸上刚刚堆起些笑意但很快又收敛了起来,她那双不算太大的眼睛精光一闪,落在那串糖葫芦上。
“哟!居然有糖葫芦吃啊?”
她一边说着,一边别有深意地瞄了陈氏一眼。
自己这个小姑子家里可是穷的很,怎么可能给小孩子吃这么奢侈的东西?难不成这谢兰已经许了人家了?
想到此,她抿了抿嘴有些不太高兴。
陈氏瞪了谢芷兰一眼,但还是开口解释道:“是虎子他娘买给他的,这孩子小从就没吃过什么好东西……”
李氏轻哼了一声,满是不赞同:“有这钱买俩包子不好吗?一个糖葫芦有什么好吃的?”
“糖葫芦当然好吃,是我娘给我买的!”
谢霖平生第一次吃到糖葫芦,还是她娘亲自买给他的,他高兴的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哪里会允许旁人质疑?
谢芷兰忙拉住他,低声道:“乖,咱们不跟长辈计较,你去找老母鸡玩吧!”
如今那只乖巧听话的老母鸡成了谢霖的玩伴。
“好的!”
得了礼物的小家伙十分懂事,拿着糖葫芦蹦蹦跳跳走开了。
李氏瞧着他走远了这才转身对着与她同来的婆子展开笑脸,道:“姚妈妈,这是我那小姑子,姓陈,这个就是她闺女,谢兰。阿兰,快过来见见姚妈妈!”
谢芷兰不知道这姚妈妈是个什么人物,当即过去见了礼,便转身进厨房了。
今儿卖了不少卤肉,她家还剩下一点点,中午人多,得切点出来。
另外,她今天去县城看了看后,决定忙完秋种之后先做卤蛋和面饼拿去卖,到时候赚了钱再买些猪肉回来卤,争取早日将两个孩子送去上学。
屋外,陈氏搬了椅子出来给李氏和姚妈妈坐,然后喊谢芷兰给她们倒水。
谢芷兰答应一声,端了两碗水出去放在院中的石桌之上。
“这就是你的外甥女?”
姚妈妈紧盯着谢芷兰看,目光在她的脸上和腰身不住地打量着,直到她进了厨房这才开口问。
李氏忙解释道:“对的,姚妈妈,就是她。怎么样?模样是不错吧?”
姚妈妈点点头,瞥了眼桌上的大碗轻咳一声并不去端水喝,尽管她也有些口渴了。
“模样倒还周正。”她板着脸平静地说道。
李氏松口气,晓得这模样应该算是入了姚妈妈的眼,当即冲着陈氏挤挤眼睛。陈氏紧皱的眉头微微舒展,但还是有些忐忑,毕竟先前都不知道说了多少次亲,都是因为有个儿子而最终没成。
不想姚妈妈又瞥了一眼正在玩耍的谢霖说道:“虽说事先知道她有个儿子,但没想到都这么大了!你要知道东家可是不会认他的。”
陈氏心头一跳,直觉事情又要黄!
“是是是,这个我知道。不过你看看这孩子不就知道我这外甥女是个能生养的,这不就是你们东家最想要的嘛!”李氏赶紧解释道。
姚妈妈似笑非笑道:“这你倒是清楚!”
李氏有些紧张地干笑两声,然后又看了陈氏一眼,似在邀功。
这门亲事她可是下了不少功夫呢!
姚妈妈的东家是益州知府的小舅子,姓路名焕。
这位路老爷娶了一房妻室并数房小妾,可几年过去除了生了三个女儿外连一个儿子也没见。去年这位路太太病死,便传言他想续弦,不过唯一的要求就是要能生儿子的。
李氏觉得这位路老爷不到四十岁,年纪也不算太大,谢兰嫁过去还是正室,当即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