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昨儿那奶嬷嬷的一番外,倒是让我对这女人刮目相看了。”
“怎么,那沈夫人准备站起来了?”男人不在意的问道,撩了衣服下摆,在餐桌前坐定,妇人点点头,给他端了茶杯:“我竟是没想到,这沈夫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原来她也不是光逆来顺受的。大约是瞧着十来年那沈侯爷都想不起她们母女,所以对沈侯爷也冷了心吧,竟是要玉石俱焚了。”
“玉石俱焚?”男人有些好奇,妇人想了一下,又摇头:“也不算是玉石俱焚吧,若是她一辈子呆在庄子上,不光是她自己要毁了,她那女儿,估计这辈子也没什么出头的希望了。所以只要她回来,哪怕是侯府落败了,至少她女儿还是个官家千金,嫡长女呢,算起来,只要侯府没有被抄家灭族,她就算是赢了的。”
男人能在朝堂身居高位,也是个聪明的,听了自家婆娘一番话,脑袋一转就想明白了:“她是想请咱们对付沈侯爷?宠妾灭妻的罪名?”
妇人眨眨眼没说话,男人伸手摸了摸下巴:“她凭什么认为我们会帮她?就算是我们和沈侯爷不对付,那什么时候出手,怎么出手,也是我们自己的事情,非亲非故的,我们为什么要帮她?帮了她,对我们有什么好处?更何况,这朝堂上的事情,说着容易,办起来可不容易,我若是要参沈侯爷宠妾灭妻,这证据得有,还得打点御史台,我们凭什么白白帮别人?”
“能让沈侯爷吃亏,那就是我们的好处啊。”妇人挑眉笑道:“而且,你可猜错了,沈夫人可不是让我们和沈侯爷对着干的,而且啊,这次她可不是让人来求你的,而是让人找我的。”
男人有些吃惊:“对付沈侯爷,求你一个妇道人家?”
妇人不满的皱了皱眉:“妇道人家怎么了?别小看妇道人家,这事情我若真是应了下来,那可是不费你一点儿的功夫的。只要我啊,过几天往宫里走一趟,给太后娘娘送上贺礼,那就算成了。”
男人又伸手摸了摸下巴:“太后娘娘?寿诞?是打算让你在太后娘娘面前替她哭诉一番?”
“都说了你别小瞧妇道人家,人家沈夫人有主意着呢。光是回京有什么难的?只要带着闺女自己回来,沈侯爷难道还能不让她们母女进门?”
妇人嗤笑了一声:“将嫡妻嫡女关在府门外,不用你,明儿这朝堂上就满是参沈侯爷的折子了。人家沈夫人对这个方法可是没看上眼,她啊,可是想风风光光的回京呢,回京还不算,还要有个依仗,让沈侯爷再不敢轻易动她的依仗。”
不等男人询问,她就笑着继续说下去了:“沈夫人这奶嬷嬷,带来了一件儿东西,这个东西呢,是沈夫人给太后娘娘的贺礼,是一副双面绣,有十尺长,绣的是佛经。”
“而且,沈夫人这奶嬷嬷,口口声声说的是,他们家夫人之前曾经发誓,要在庄子上为沈老侯爷守孝三千九百天,因着这时间还不到,所以不能进京为太后娘娘贺寿,只能托人送上一副双面绣,恭贺太后娘娘寿诞。”
男人眯了眯眼:“是打算让太后娘娘赞她一声孝顺?”
“猜对了!”妇人笑眯眯的拍手:“这可不就是一件儿特别容易的事儿?我只消说上那么一两句话,就能给沈侯爷添那么大一个麻烦,你说,这事儿划算不?”
男人想了一会儿,挑起嘴角笑:“光这样怎么能行?太后娘娘就算是赞她一声孝顺,不过是一句白话,稍不注意,就可能被沈侯爷给倒打一耙,不仅是会丢了这名声,更是要担上蒙蔽太后娘娘的罪名。你既然打算出手,咱们就玩一把大的。”
妇人没说话,男人笑了笑:“正好前段时间,淮阴县出了个节妇,皇上正打算让人造贞节牌坊,发圣旨褒扬那节妇,咱们朝一向有褒扬节妇,烈妇和孝妇的惯例,沈夫人既然是个孝顺的,一守孝就守了十年,这个孝妇的名头是跑不了了。”
“这个估计有些麻烦吧?”妇人皱了皱眉:“说到皇上跟前,那就是朝堂上的事情了。更何况,这节妇什么的,不是被当地人举荐的,当地官府上折子的,就是自家人上表请的,沈夫人可是沈侯爷的嫡妻,沈家没什么表示,咱们却上了这样的折子,皇上看了会如何想?更何况,这事儿可比你参沈侯爷宠妾灭妻麻烦的多了,你刚才不还说,没好处就不愿意去做的吗?给了沈夫人这个表彰,那可是给沈家脸上贴金子的,咱们不仅是半点儿好处没有,那可是白出力为沈正信那老匹夫做好事儿了。”
“谁说是要咱们上折子?”男人笑着摆摆手:“大名府清河县的知县,是何大人的门生,何大人当年,可是和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