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马踏祁连 > 第二十三章 祁连义从

第二十三章 祁连义从

马暃则在踏实河和马家堡各组建了1000人的义从,对外称祁连义从,全部骑兵,人员主要从抓回来的马贼和投靠马家的牧民中择优选拔,驻地在马家堡,平时不在广至县城露面,算是马家藏的一手。

广至县其他成年男子按照十天一训的定例,充当民兵,轮流承担守堡、维护乡里治安等守备任务,以及大规模作战时响应征召。

这三千人是马家在广至的正规军,平时训练、演习不断,战时负责马家堡和广至县城驻守和野战。

祁连义从骑兵占比极高,虽然广至不缺马,但人吃马嚼、粮饷装备,耗费甚巨,广至收入大半都要用在这3000人身上。

三千人按汉朝正规军制设军官,基础单位为伍,伍长一人;两伍为一什,设什长一人;五什为一队,设队率一人,有兵50;两队为一屯,设屯长一人,有兵100;两屯为一曲,设一军候,有兵200;两曲为一部,设军司马一人,有兵400。

后期军司马统兵1000,职权大大加强。

队率以上各级设副职2人,配合正职统兵。

军候以上职务由马家自己任命,对外是算不得数的,主要方便军官统兵。

这样下来韩桐、范刚、梁习、王方、李蒙、程宇等人皆为一部司马,辛陌等训练了很长时间的少年们担任军候或副司马,从士兵中选拔弓马娴熟、善于带兵或者经验丰富的,按照能力担任各级军官。

马暃这一段时间也把《孙子兵法》给默写了出来,当然还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增广贤问等启蒙作品(感谢前世父母对自己的古文启蒙教育)。

如果有人怀疑马暃这个武夫怎么会这些,马暃也想好了,无非就是祁连山山洞奇遇,记下了这些后,山洞倒塌彻底封闭之类的托词,他现在说了算,别人也不会真的傻到去把山洞挖出来。

孙子兵法这玩意儿可不能随便讲,三十六计只能由军候以上军官学习,马暃亲自讲授。

马家还有伏波兵法三卷,以前马陵视为珍宝,如今也被马暃偷偷拿出来,给自己手下的军官讲授,马陵也是无奈,只好装作看不见。

长期的脱产训练和兵法学习推演,普遍提升了祁连义从的军事素养和军事谋略,那种只知道一头冲上去、拼蛮力的不长脑子的行为,在祁连义从中是最受鄙视的。

祁连义从以凉州突骑兵为主,属于轻骑兵的范畴,装备长枪和骑弓,一人双马,是弓骑兵和枪骑兵的结合体,可游击、可骑射,也可冲阵,对人员素质要求极高,东汉末年一般只有幽州、凉州具备招募条件。

在装备上,依托马四等人的努力,镶嵌甲和汉铁甲已经开始装备到什长一级了,军候以上军官一般还内穿一件锁子甲,增加防御,战时还能分到一件丝绸内衣,削弱弓箭对人体的伤害,普通士兵都装备有皮甲,只是这钱财就跟流水一般。

特别是马暃又试制了马刀,长约1米,宽背厚刃,刀身沉重,刀刃细长用纯钢,弯曲而锋利,线条流畅,带有血槽,刀柄有弧度,利于掌握,不易脱手,适合马上劈砍,以刀辅枪,刀便近刺、枪便远击,高速冲锋时,可横在马上,凭战马冲击产生动能,拖刀就可伤敌。

下马时,可刺马腹、劈马股,逢人伤人、逢马伤马。

只是这个东西制作不易,特别是炼钢不易,以马家堡的生产力和生产水平,只会让马四欲仙欲死。

马暃只好先给精锐斥候装备,就算是这样商队挣的钱、县里收的税、地主老财扒的皮,都快扛不住了。

不着甲时,义从统一着青色常服,女营量身定做,也是威风凛凛,唉,又是小钱钱,提起来都是泪。

别人看青色制式服装,包括学生、义从等,那都是帅、酷,少男少女眼里都是小星星,马暃眼里也都是星星,不过是眼冒金星,不说了,穷病犯了,心慌头晕。

古今中外,男女老少,穷是最大的原罪。

装备好、地位高、军功奖赏丰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也大,一帮子流民苦哈哈都盼着进义从,凭胯下马、掌中刀,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立功受奖,从此走上人生的巅峰,这个比迎娶白富美要靠谱的多。

只是义从选拔极为严格,木人靶普通步兵百步外长弓能十中其六,普通骑兵骑马奔行五十步外十中其三,均需一石弓连续开满弓30次以上,全副武装连续奔行40里,其他耐力、体力、爆发力都有指标,每半年考核一次,通过方为合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