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他,最好能把他收编,跟着大国享受福利,最不济在国际上哭一哭,闹一闹,好歹还能捞点补偿。
如今,在石油没有开发的年代,唯一值得出兵的,只有矿!
问题是:谁知道那里有没有矿呢?
而且,以大明的提炼技术,采矿是根本没办法回本的!
所以,一众文武脑门上都写着一个字。
亏!
无视了一众文武,张山风看着一言不发的朱祐樘,心思急转,急速思索对策。
他百分百相信朱祐樘的雄心,绝对不会像这些文武一样,在意眼前得失。
他与朱佑樘一样,在意的,是天下,包含七大洲的天下!
天下,不能以钱财的得失来衡量!
然而,朱祐樘达到目的的方式有多种,张山风则需要朱祐樘支持他的这种方式。
因为,这种方式,对他最有利!
否则,跟打安南一样,就很扯淡了。
不仅自己的嫡系远征军,可能会遭遇番邦全民皆兵的狙击,损失势必不小。
就连他最靠得住的骷髅师,都要奔波千里去压住阵脚,必要时也要加入厮杀。
骷髅师一旦远征万里,他将暂时失去最强的依仗。
这将是一大安全隐患!
而且,如果真有那么大的阻力,损失他还可以承受,时间呢?
一个安南改交趾布政史司,都十年了,还没完完全全的安定!
世界之大,有多少个安南需要平定呢?
人生又有多少个十年呢?
而且,采取文化输入的方式,张山风有自己的盘算。
自从应州之围之后,张山风的心态,已经有了改变。
他需要权!
以文官与他的水火程度,从朝堂上要权,想要更大的权力,可以说举步维艰!
那么,换个思路,就很有必要了。
至于具体思路,很简单,一字记之曰:道!
朱祐樘做梦也不会想到:国师,国师,一国之师!
这个虚衔在朝堂,虽然官居一品,却没屁用。
国师徒有其名,叫不动九品书吏,使唤不了内廷小太监,更加指挥不动一干公侯。
国师,就是个笑话,属于啥也不是!
然而!
文官错了,朱祐樘算漏了!
朱佑樘的确具有后世先进思想,眼光很广,很超前。
然而他错就错在:他具备后世思想!
他错就错在,他的思想太超前!
后世伟人振臂一呼,建国之后,不许成精!
后世的老百姓,看鬼神,而不信鬼神!
朱祐樘也一样,他也不信鬼神!
但是,时代不一样!
大明没有那位伟人!
你不信鬼神,大明多的是人信!
身居深宫的朱祐樘,根本想象不出来,普通老百姓对鬼神的笃信,以及敬畏程度!
走南闯北,远去过琼州,悟道于湖广,经略了辽东,困守过应州……
张山风的见识,就远非朱祐樘能比拟的了。
张山风很清楚:越穷的地方,对鬼神越笃信!
而且,越偏的地方,手段和迷信程度越深!
京城乃天子脚下,虽然信鬼神,却也压制,还没什么感觉。
一旦出了京城,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有些偏僻之地,皇权可能还没有神权管用。
一些穷山沟里,别说普通老百姓,就连当官的都拜三清!
后世经济最为发达的广东,上海,香港等地,为什么那么多人信风水,拜各路神佛,家家户户进门处,都供着神像?
就是因为在大明朝,他们是穷得一塌糊涂的地方,不是渔村,就是下品府县!
哪怕是伟人,也没能让这些地方,彻底摆脱迷信,更别说这个时代了。
在大明,道教是全民信仰!
然而!
大明却有一种人,对鬼神没有普通老百姓那般狂热。
他们就是:读书人!
大部分的读书人,哪怕是内阁四公,或者六部部堂,都是敬鬼神而远之的类型。
读书人,属于是我信你个鬼,但是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