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什么时候能病好?”
薛氏更加为难了,坐立不安道:“这可说不准,我一个妇道人家,可不懂这些!
还得看李大仙的法事,做的如何。
据说,这次缠着经儿的女鬼,厉害着呢!
你们啊,最近别出去鬼混,万一着了道,可就不得了了!”
其实,薛氏是想说,你们回家老实呆着,别瞎起哄。
不然,有你们受的!
显然!
一帮才子没听进去,但也不好强求。
他们在寒暄几句之后,纷纷找其他的路子了。
他们走后,徐经才从后堂走出来。
他压根儿没病!
薛氏冷着脸看着徐经出来,冷声说道:“最近,哪里都不许去!
好好的,在家看书!”
这些人的来意,薛氏一清二楚!
徐家家大业大,她并不在乎这点银两。
而且,还能让儿子,结交一群有名的才子,她也乐意。
这对徐经有莫大的好处。
所以,前几次北上,去声讨张山风,薛氏不曾阻拦,还广撒钱粮。
但是!
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宫里来了个镇守太监,还在后堂听着着。
刚才,只要她一松口。
哪怕,给出了一个铜钱的路费。
后堂那位,就有借口敲诈几万石,甚至是几十万石的粮食!
这是监督,也是威胁!
徐经唯唯诺诺的点头:“是,母亲,孩儿去读书了!”
后堂有个小太监,则一脸失望:“哎!
陛下还想从江南弄点钱粮,看来是没指望了!
这些人,比猴儿都精!”
他在江阴,一共也就弄到了不到一万石的粮食。
走到哪儿,哪儿哭穷。
唯一庆幸的是:没有一家敢资助文人士子。
任务,算是完成了。
……
从徐家出来,唐寅带着一票好友,又走访了几家。
结果都差不多,一无所获。
有几个聪明的,如文征明,家里做官的,对于连续跑了几家士绅富户之后,都是病了或者出门了。
他们终于感觉不对劲。
原本想回家问问,谁知道被家里禁足了。
回去了,就没再出来。
为此!
官宦出身的文征明,还跟*丝唐寅吵了一架,最终不欢而散。
江南的才子,大部分无奈的,只能选择了放弃北上。
没钱,能咋样嘛?
……
山东,曲阜
作为儒家的根本,科举对于孔家的意义是什么,自然不必多说。
同样的一大波文人,齐聚孔府。
他们可就不是那么文雅的邀请同行,而是直接伸手要钱,赞助他们进京。
可惜!
有人先来一步!
宫里来人开口贼狠,一上来就说:“要打仗了,听说孔家很富有!
陛下要筹集军粮八百万石,银子五百万两,特来邀请孔家捐献一点!”
我滴个乖乖!
孔家就算能拿出来,这也是放血,飙得满地都是。
差不多等于,一刀割到了骨头,连筋骨都挑出来了!
决不能答应!
捐不得,整个是伤筋动骨的节奏!
孔家当然选择哭穷:“孔家实在拿不出,这么多的钱粮!
上下养这么多人,又要交税,还要办学院,还有……”
反正,东拉西扯一大堆,就是没钱,没粮食呗!
宫里来的人,干脆也不走了,就在孔家住下了。
他们住到了,文人士子前来求赞助。
几十个太监,将孔家大大小小的分支,都盯得死死的。
他们就等着,孔家大手笔的,再来一波赞助。
当场,给你抓一个现行!
你不是说,家大业大,连养活仆人的钱粮都没有吗?
那你还有钱,赞助读书人搞什么劳资的游行?
欺君之罪,是可以抄家灭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