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分畦,飞盖闲行九里堤。
拂袖清风尘不起,满川芳草路如迷。
林开始觉晴在迥,潮上初惊浦岸齐。
怪得仙郎诗句好,断霞残照远山西。”
章节目录 50.赛诗会2
她诵完,接着便将令鼓交到了大理寺长史陈夫人的女儿,陈子衿手里。今日宴会,皇帝的两位公主都因故未能出席,是以在淑妃等后妃对面,便是各家的夫人小姐为主。
但这陈子衿也不知是一时情急还是怎的,忽然间两颊憋红,站起身等了半天,最后却是讪讪的说道:“臣女愚钝,忽然间接不上纳兰小姐的词了,这便照着规矩,自罚三杯。”
说完,目光里禁不住微微带上一丝怨恨,愤愤的朝纳兰仙卉身上看了一眼,继而接过侍女递来的酒杯,以衣袖遮面,将那三杯酒都饮了下去。
纳兰仙卉扬扬眉毛,对这陈子衿,她可实在是没有丝毫的好感。要知道,两人在前世的时候就十分的不对盘,这陈子衿一向嘴上无德不说,而且心眼狭小,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跟吴绿衣交好之后,两人明里暗里可没少给她使绊子。
方才,也的确是她有心起意,故意拣了一首并不常见的诗词来应对。本来嘛,以西字作为开头的古诗词的确不多,可也并不是没有。但这陈子衿自己才疏学浅,想不起前人的佳作也就罢了,偏偏自己还没有这个本事,即兴做上几句以应对眼前的困境,因此,这三杯酒也算是她该罚的了。
再一想到前世的时候,为了给曹后的侄子曹玉华腾出位置,陈家最后的下场可以说是十分的凄惨,纳兰仙卉更是不想对她假以颜色。
陈子衿尴尬自罚之后,当即就引了不少命妇和小姐们对她暗中鄙夷。她饶是脸皮厚,也架不住这样的目光打量,而后便匆匆敲了一下令鼓,吟了一首诗词道:“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这回接诗的乃是章国公家的庶女,名叫章燕云。她这诗倒是接是十分巧妙,而且朗朗上口,一看就是平时饱读诗书的文墨才女。
纳兰仙卉前世的时候对她并不熟悉,之前的她太过自傲,可以说并无闺中密友可言。这回见了却觉得颇为有些好感,当下就冲她微微一笑,得了对方旋即回过来的微微颔首之后,两人交换了一下眼神,仿佛不经意间便亲近了许多。
章燕云之后便是户部葛尚书家的小姐,葛华英。葛家女儿众多,如今还在闺中待嫁的嫡女,却只有这一位,她算是父母的老来得女,因此平日素来有些骄矜之气,但似乎于文墨之上还算通透,当下就以有些难度的开字接下去,道::“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罗带。”
平心而论,以带字开头的古诗词,委实不多见。但这葛华英颂完之后,却只管将手中令鼓交由侍女往下传去,丝毫都不看一眼身旁下一位即将要接鼓的小姐。那样子,似乎还真是对这等小玩意颇为瞧不上眼一般的姿态。
章节目录 51.赛诗会3
纳兰仙卉眼睁睁的瞧着那令鼓传到皇后娘家嫂子曹夫人女儿的手里,曹家虽然也算缨簪世家,但所承爵位不过是世袭的一等侯,因曹家原家主已过世,因此这爵位便只剩下一个空头。
如今曹家的子弟虽然也在朝为官,但官位却不曾高过二品,因此这位置便稍稍排到了几位一品大员家眷的后面。说起来,这也是曹后懂得示弱藏拙的一种表现,她越是这般谦逊低调,皇帝和太后看了才越会对她放心放权。想想前世,大家不就是这样被她欺骗了吗?
曹夫人是在场的为数不多的带着两位女儿进宫的。只这时候,两位曹小姐皆是互相看着对方,却都不敢去接令。而那位看起来身量还十分娇小的曹小姐,更是眼含了几分惊惧,只拿眼看着母亲,似乎是背吓坏了一般。
坐在上首的曹后瞧着面色就开始不虞起来,她正要发话,却听淑妃笑道:“坐在右边的这位曹小姐,本宫可是第一次见到,以往怎么不见曹夫人带进宫来?”
听淑妃发文,曹夫人连忙起身回道:“回淑妃娘娘的话,这是臣妇的小女,因为自幼体弱多病的缘故,一直寄养在感业寺中,当年相师曾说,小女若能平安过了十岁,才能回到家中与父母团聚。是以之前,臣妇都不曾带她进宫来给各位娘娘请安,还请娘娘见谅。”
淑妃看来十分亲切的笑了笑,随手褪下手上的一只掐金丝玛瑙镯子,递给身旁的侍女,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