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大明:家祖朱重八 > 第473章 扩大清丈

第473章 扩大清丈

子监祭酒状告之后,并没有人再予以支持了。

朱椿在所有藩王中算较为安分了,即便真要弹劾也不能把有限的精力放在这儿。

即便是朱标听了他们的弹劾去责罚朱椿,但也不过只是不痛不痒的几句训诫,对朱椿本人根本不会有什么影响。

更何况,花船上也有卖艺不卖身的。

很多读书人包了花船沿江而下,不过是为了在船上对诗切戳的。

老朱当了为了多拿些赋税还创办过青楼,虽有官身不得逛窑子的规定,但真有人微服去了往往会睁只眼闭只眼的。

再者说,朱椿还是个藩王呢。

唯一的一点就是,国子监学生也跟着去了。

可是腿长在他们身上,这能怪得了朱椿吗?

说朱椿带坏了他们,他们又不是两三岁的小孩子了,要是他们不跟着过去,朱椿能打坏了他们吗?

那些藩王大大小小的错误朱标都帮着袒护了,朱椿都够不上错误之事朱标又哪能不管?

“蜀王他哪有那么大能力坏了大明的学风文风,国子监是大明的最高学府,是为大明培养后备人才所用的,学风文风还需卿来负责监管。”

“国子监之事孤都听说了,卿从即日开始就严抓一下,课业少了就加些课业,有了可干的事情学生们自然也就不能胡思乱想了。”

“蜀王已经回了成都,他也影响不了了。”

国子监祭酒他自己的理由本就不牢靠,朱标光明正大维护朱椿也说的过去了。

“没事就退朝吧。”

朱标率先站起,随之起身就走。

要是弹劾别的藩王朱标且得一阵头疼,像朱椿这样基本不犯错之人没啥可担心的了。

不过,朱标不打算放在心上,不代表别人也是这样想的。

在文官班列之中,一人眼里突然冒出了精光。

此人叫陈瑛。

不久之前刚从北平布政司佥事调上来,现在在都察院做左佥都御史。

一个才被提拔之人,肯定短时间难以融入的。

都察院这活干的本就是得罪人的事情,不管什么时候要弹劾都得先抱了团。

这样将来即便被热报复也能够共同担负,而且人多力量也大,一块弹劾之人多才能壮大声势保证臣成功的几率。

言官虽有闻风奏事逮谁咬谁的资格,但若能真正做到弹劾谁谁倒台之说,那必将能够扬名立万的。

而,读书之人最重要的就是名了。

只要有了名气,即便是将来不做官了,在乡间也能吃得开的。

只是要想弹劾一个准一个,但必须先得与同僚配合妥当。

可惜,陈瑛刚刚晋升他最缺的就是这。

都察院那些老资格仗着他的辈分,只会让他配合着他来,根本不可能给他独自表现的机会。

像这样一直给别人当枪使用完就扔,那还是才能有他出人头地的机会,他可不想一辈子都蹉跎于左佥都御史的任上。

这是个很不错的机会,他必须得牢牢的抓住。

此人叫陈瑛。

历史上的陈瑛是个很出名的人物。

他在京中当官之际因为与朱棣走的比较近,被一个叫汤宗的家伙报告给了朱允炆。

后来,陈瑛便被发配到了广西。

在朱棣即位之后,他因为这一机缘很快升任成了左都御史,此后很快便成了朱棣扫清功臣宿将的能手了。

盛庸李景隆平安,尤其从南军倒戈过去之人,全都特别恰当适宜的或多或少犯了些错,然后都没用朱棣出手一个个便都全自杀了。

不管怎么说,陈瑛也算人才了。

朱允熥对大明的历史本来就是一知半解,发展到现在又已经完全脱离正常的大事件了。

因而,朱允熥也没再参照他脑袋里本来就没多少的那点历史知识了。

虽说官员任命这样的奏章会送到朱标的案头,而他也随时有资格翻阅这些奏章。

但,他只是觉着时势造英雄,历史上那些赫赫有名曾干出过轰轰烈烈功业之人,因为他的出现也泯然于众人变成了一般人了。

就拿铁弦来说,历史上何等威风的一个人,放在现在也就只是有些认死理执拗而已、再联想不到那个铁骨铮铮的硬汉形象了。

当然,现在也挺好。

大明有了足够的力量向外释放了出去,不用再消耗于对内靖难当中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