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越恨,王氏面上越是做的慈爱关切,转头柔声对了何媗道:“媗丫头放心,你二叔定不会放过那群贼人的……”
“有二叔二婶在,我自然放心。”何媗拿着帕子擦了擦眼睛,掩去了眼中的恨意与不屑。
当真是贼喊抓贼。
上一世,在何培旭被害后,因在京城犯案,使得皇上震怒,责令顺天府尹严查。何二老爷虽身为太常寺少卿没有查案的职责,却也请了令,连续数日不眠不休的带了家奴四处顺捉拿凶徒。人都说何二老爷疼爱侄子,为了给侄子讨回公道,当真是豁出命去了。最后凶徒倒是抓到了,却也不过是几个什么都不清楚的毛贼。真正的幕后黑手倒是因着仁义的名号,心安理得的袭了爵位,享了一世的荣华。
何媗不知,这一世又能查出个什么来呢?何媗想着应该自己派出些人先查查才好,也许能发现什么证据指证何二老爷。可是反复寻思着,也没想出个可用的人,这时何媗又恨起自己能用的人实在太少了。
王氏的戏还未演足全套,刘太医已经为何培旭处理好伤口走了出来。
何老夫人连忙问道:“旭儿怎样了?”
“大少爷只是皮外伤,方才疼的睁了睁眼睛,现在服了安神丸又睡下了,老夫人不必太过担心……”刘太医回道。
王氏在一旁听了之后脸涨的通红,心想这在外间说的话定是让刘太医都听去了,于是心中更是恼恨何老夫人如此不给她脸面。
可如今何老夫人哪里还顾及得到王氏的心思,只一心牵挂着何培旭,等着刘太医开了药方,又向刘太医细细的问了一遍何时用药、哪些食物需要忌口。才让丫头奉上谢礼,吩咐人送了刘太医离府。
送走了刘太医,何老夫人立即进了内室。何培旭如今已经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伤也包扎好了。且也许是因着内室炭火旺,又服了药的关系,何培旭的脸上也隐隐有了血色,已没有刚回家时的苍白。
看得何老夫人松了口气,恨得王氏咬紧了牙。
何老夫人虽挂念孙子,却也怕这么一大帮子人扰了何培旭休息,于是只坐在床边看了何培旭一会儿,嘱咐一直在内室守着何培旭的芸儿要细细照看着了。
“媗丫头这里的人不懂得这些事,怕是连煎药都不懂得呢。锦鹃,日后就派你来照看大少爷,不可含糊了。”王氏听何老夫人把照看何培旭的事交给了何媗的丫头连忙说道。
何媗知道她是打算对着何培旭再下毒手,于是轻声道:“这样的事何必劳烦二婶身边的人,我这院子里的人再不顶事,煎个药总是会的。芸儿你仔细照看大少爷,莫让旁人笑话定国侯府的丫头连药都煎不好……”
现在整个定国侯府是王氏掌家,虽然她常摆出一副慈善大度的模样,可底下的下人哪个不知道她是个手狠的,哪有几个不惧怕她的。何老夫人虽不甚喜爱她,但往常也未说过重话。如今哪儿受的了何老夫人方训斥完她,往日里一直拿她做母亲一样敬着的何媗又当众顶撞她,随即恼羞成怒,待要发话。
却听何老夫人冷了脸训道:“行了,旭儿正睡着呢,老二家的你又闹些什么事?芸儿那丫头是我当初亲自挑给二丫头的,她虽然年纪小,却也没有你说的这样不顶事。”
说完,何老夫人也担心何媗屋子里伺候的人虽然多,但何媗年纪小,难免有像徐妈妈那样的人奴大欺主,照顾不好何培旭。何老夫人便又吩咐了一直跟在自己身边的崔嬷嬷,让她在这里照看。
这个崔嬷嬷是宫中出来的,做事很是稳妥,一向得何老夫人信任。王氏见何老夫人未留着锦鹃反而留了崔嬷嬷,怕以后行事难,本来还打算哭上一哭,吵闹上一场,但看了何老夫人的脸色,以及自己刚受了责骂。王氏只敢转转心思,却不敢再说话。
之后何老夫人又嘱咐了崔嬷嬷与芸儿一次,才带着一大帮子人出了内室。
出去后,王氏又不甘心,便在何老夫人身边埋怨道:“何庆他们也是糊涂的,怎么能把大少爷往他姐姐屋子里抬,二姑娘是个女儿家,哪儿能见得了这样的血腥?过会子我嘱咐人把大少爷送回他的院子,然后再罚了何庆他们……”
“二婶子,有伤之人不便移动,旭儿还是暂且在我这里养着吧。我既是旭儿的姐姐,为了他能好,便叫我割肉为引都成,何况只是见了一点血腥。至于何庆他们,我却不知道这护主之人二婶准备该如何罚?何庆等人护主有功,有功就该赏,不知我们定国侯府什么时候变成了苛责有功之人,赏罚不分的人家?”何媗一边搀扶着何老夫人坐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