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回去。
察觉出那人的俗世身份,那一刻,他就知楼八娘的这段爱恋,不过是段孽缘。只是他无法告诉楼八娘,楼家人教养楼明珠,只让他看到了俗世的小算计,并未让她见识到世间的大阴谋。对着这样的楼八娘,他也不忍心将残酷的事实径直摆在她面前。
回了襄城,他依旧是广源寺的得道高僧。
楼侯爷曾说,他不必当真去死。
只是他却知自己一定要死。在诱导清池郡主,真华长公主,让她们以为是**寺的僧人要杀他后,他就必须去死,不然,活着,剩下的日子便是人间地狱。
**寺,宁国僧侣最多的寺庙,那里,有许多得道高僧。他们不知,他们的涅盘,不是为了盛世太平,而是为了硝烟再起。
宁华长公主期待着乱世,所以在他死后,她会煽风点火,会放纵女儿焚杀僧侣,会撺掇真华长公主与清池郡主争抢谁最先为他报仇。
不知,吞下五石散之后,真华长公主对他狂热的迷恋,又有几分是因为真情,又有几分是因为迷乱?
在火焰中扭曲地挣扎,**的痉挛,却挡不住心灵的宁静。
宁静之中,他忍不住苦笑,若是他,不曾生于苦难,不曾接近阴谋,那该多好。
弥留之际,他想起了那个与他有一茶之缘的小姑娘,她有一双能看透阴谋的眼睛,不知她最后,是否也如他一般,深陷泥潭,不得自拔。
143、银屏金屋梦魂中
你信不信一语成谶?
她苏绫罗原本是不信的,后来慢慢就信了。
从她在少不更事,听信了小杨氏的话,拿着小杨氏与苏清和的诗作,来打响自己才女的名声,那时,就注定了,她这一辈子盛名之下,其实不符。
冠绝天下的女子,本就该是独一无二的。她这份独一无二,老天爷天上就没有给她。
不然,怎会叫另一个与自己长着一般容颜的女子,好好地活在自己身边?
宿命,与情感,同样是奇怪不可琢磨的。
苏绮罗不喜欢她,幸好,她也不喜欢她。
自小,小杨氏便要自己超过她,然后,一日日长大,她也想着,这个世界上,她可以比别人差,但一定,不能比绮罗差。
出身,相貌,灵慧,这些她跟别人没得比,但跟她一样相貌的绮罗,却是时时刻刻被旁人看着眼中,拿来与她比较的。
当得知,她与绮罗会一同进了魏王府,那时她心里是欢喜的。
不管是怎样的怨恨厌恶,在母体中,相依为命的十月,让她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的茫然惶恐消失大半,那时,她就想,不管魏王是怎样的可恶,至少,还有绮罗与她在一起。
只是,她与绮罗终究是要分开的。
在绮罗大喜大悲的时候,她也在伤心惶恐。
后来,绮罗走了,后来,除了魏王,还有另一位她不曾听过姓氏的王爷要她。
那时,苏家上下都是忧虑的,独有她最是欣喜。你看,与绮罗好了一场的楼翼然弃她而去,除了李思齐,还有一位晋王也要她。
后来听说,那位晋王是不贪花恋色的,他是因为仰慕她的才华,才痴情与她。
后来,苏家选择了魏王,将那一位据说性情极好的晋王抛在脑后。
进了魏王府,或许,她是最没有根基的一位姬妾,或许,她是最能忍的。
李思齐爱庖厨,独有她,能够忍着什么也不说,将他送到嘴边的食物咽下。
在李思齐最后要死的时候,他也曾说过,其他人,吃不下了,会撒娇说“殿下,奴家实在是吃不下了”,只有她,什么都不说,只会噙着泪,继续吃下去。
李思齐说,那时,见着她敢怒不敢言的模样,他心里就十分的愉快,仿佛自己已经成了帝王一般。
如此,他享受帝王的快感,她享受他给她的虚名。两层帘幕,将里外分开,在内,她是忍气吞声,被虐待的无助女子,在外,她是骄傲冷艳独宠王府的女子。
那时,对着她,旁人也如对王妃一般恭敬。
最可恨的是,王妃的眼睛,如绮罗一般,似笑非笑,仿佛能看穿她虚荣下的真实。
一生之中,她最幸福的时刻,就是看着何觅之死去。
残忍,或者冷血,都不重要。在魏王府中,顶着独宠的名,将苦涩的泪咽下,何觅之的死,是唯一能够证明,她还是幼时,那个名动襄城的女诗童,唯一能证明,她除了能忍,还是一个有一张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