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沾上了边儿。”对于长子,杜四喜是了解的。这孩子讲义气,最是热爱一肩担了道义。
这不,被人匡上了贼船。
说是为前朝扶正义,要刺杀了国贼。这国贼是谁?还用说吗?
自然便是大晋朝的皇帝,这位靠北边蛮子支持,又是称臣又是割地才换来皇位的儿皇帝了。
“表妹讲,最好还是讲九得离开晋阳城,如果在南方能寻得了合适的差事。不回了晋阳城,也是好事。离着久远些,至少风波散了,才算得安然无恙。”
杜四喜讲了表妹绿珠的意思。
赵洪英听罢,就道:“既然表妹如此讲,就如此做。宫里的消息,哪还有比表妹那儿传来更灵通的地方?”
舍不得儿子,可比起儿子安危来,杜四喜最终也没能再多劝了什么。
春,最是明媚时。
赵九重却是觉得倒春寒,也是凉人。
他拿着爹娘给的行礼,跟爹娘辞别。一去远行,何时归家是不得而知。所以,不能承欢父母膝下,赵九重还是内疚的。毕竟,他赵氏的长子,却是给家里面的亲人,惹来了大麻烦。
“二弟,你最喜读书,你这样子很好。不比哥哥当个莽夫。”赵九重感慨后,又道:“家里托给你了,大哥不在,你就是赵家最年长的儿子。弟弟,要你多照顾。”
“大哥放心,我一定会当好赵家爹娘的好儿子,弟弟们的好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