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面不在桃花依旧
清晨,烟花三月的江南,翠柳和画桥被罩上了面纱,远远望去朦朦胧胧如梦如幻。
前面是一片桃林,林中花开正艳,万花丛中蝶舞蜂飞。
樊梦斗展开折扇遮住晨光,向身旁的两个书童问道:“过了这片桃林,前面可是桃花坞?”
月童:“公子,是的。”
琴童:“到了桃花坞,就离上官老伯的家不远了。”
樊梦斗笑嗔:“多嘴多舌。”
琴童做了个鬼脸:“公子想的啥,我心里明白着呢。”
樊梦斗用折扇敲了一下琴童的大脑壳:“尽抖机灵,你和月童前面引路,快走。”
月童和琴童在前,樊梦斗在后,三人穿过了桃林,沿着溪边而行,不时就到了桃花坞。
眼前这条溪,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桃花溪。
桃花溪溪流潺潺,河道曲曲折折,可流到桃花坞却变得平缓。
桃花坞里桃花倒映,岸边野花争奇斗艳,更有那三三两两的芳龄少女在岸边浣纱嬉闹。江南有一首小曲唱的就是这里。歌中唱到:桃花坞,美人窝,桃花千万多,不及美人多。
暖风从桃花坞中吹过带来缕缕幽香,岸边的游人被这香风吹得熏熏欲醉。
有道是,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迷花,樊梦斗无心贪恋这里的美景美色,匆匆离了桃花坞,径直向前行去。
这樊梦斗是钱塘首富家的独生公子。
当年,梦斗娘梦到北斗星入怀,醒后生下梦斗。所以,樊老太爷便给儿子取名为梦斗,字怀仙。
樊梦斗今年一十八岁,他品貌端正,体魄健硕,武艺高强,经史子集、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可谓是人中龙凤。
樊老太爷盼望儿子有朝一日跃登龙门、光宗耀祖,可樊梦斗却对仕途毫无兴趣,只是醉心武学。
去年春,在父亲的威逼下,樊梦斗带着两个书童来到金陵参加朝廷的春试,可到了金陵,书箱他从未打开,春试之时,他连江南贡院的大门也没进。
来一趟金陵不容易,樊梦斗在金陵到处游玩,二十四桥被他逛了个遍。
有一天,樊梦斗就游玩到了这桃花坞。
离桃花坞不远,有一片桃林,樊梦斗漫不经心就走了进去。
桃林中有一篱笆小院,院中有一木屋,屋边种着菊花。此时菊花开花尚早,但花秧已是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樊梦斗和月童、琴童来到了木屋院门前。
听有响动,一老者从屋里出来,见三个年轻后生站在院外,他紧走几步拉开院门,笑容可掬,道:“昨夜灯花爆,今早贵人来,小老儿上官青云这厢有礼了,三位小哥里面请,请。”
樊梦斗见上官青云五十来岁,面容清癯消瘦,腰身佝偻,正看着自己,他赶紧抱拳躬身施礼:“不想惊动了老伯,得罪,得罪。”
上官青云一直打量着樊梦斗,见樊梦斗潇洒俊俏,身背太白剑,手持白玉折扇,细看后,上官青云猛然一惊,然后问道:“这位公子,您有什么事只管道来,小老儿愿意效劳。”
樊梦斗尴尬,顺嘴说道:“晚辈走得口渴,想向老伯讨碗水喝。”
上官青云缕缕胡须,高声叫道:“玉箫,家中来了贵客,快沏上一壶好茶送来。”
院里摆着现成的桌凳,上官青云请樊梦斗三人进院坐定,自己则陪坐在了一旁闲聊。
工夫不大,一豆蔻少女捧着茶具从屋里出来,对樊梦斗羞怯怯一笑,将茶盅摆在木桌上,还不待人看清她的模样,她已反转身衣袂飘飘回到了木屋。
樊梦斗只是看了一眼那玉箫姑娘,他已是神魂颠倒,再不能相忘。按说,大户人家的公子,什么样的好女子没见过?但是,樊梦斗真的就没见过这么美貌的女子。
虽只是看了一眼,但樊梦斗看得分明:这玉箫姑娘窈窕阿娜,容颜美轮美奂,要说妲己和貂蝉是十分姿色,这玉箫姑娘就是十二分。她行如风拂杨柳,罗裙轻摆飘香,羞脸粉中生红,莞尔一笑令人断魂。
樊梦斗还哪有心思吃茶,他胡乱吃上一盅,呆呆坐在那里,只盼着玉箫能再度出来。可天不遂人愿,玉箫再未出屋。
樊梦斗风流倜傥,却是个正人君子,坐罢多时,他还是起身向上官青云道别,带着两个书童,神思恍惚的离开了上官家。
回来的路上,樊梦斗脚似灌了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