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瑜的时候却冷淡的如同数九寒天。
董徽瑜从书中就知道这位老夫人不喜欢原主的母亲荆氏,因此连带着也不喜欢徽瑜,每回见到徽瑜都格外的冷淡。原主又是个格外焦躁敏感又高傲的性子,因此没少在双福院惹事,因此被老夫人特意教训过几回,所以她们这对祖孙的关系还真是说不上好。
如同此时老夫人拉着董婉的手亲热的嘘寒问暖,董婉笑意盈盈柔声细语一一回答,徽瑜在一旁旁观当真是祖孙合乐的美好一幕。
徽瑜以前碰到这样的事情,必然是面带不平,但是现在已经换了一个人,徽瑜自然不会跟原主一样蠢钝,平白的招惹定国公府的老夫人。既然老夫人不喜欢她娘亲,她就是再怎么做也不会博得她老人家的欢心的,既然这样她也就不做无用功了。
安安分分的做个壁画好了,但是徽瑜想要安分守己,可别人未必就愿意。
“瑜姐儿最近在学些什么?”
御姐儿?董徽瑜一楞,好一会儿才知道这是叫的自己,不由满脸黑线。
御姐儿……瑜姐儿……
“回祖母的话,孙女正在努力学习针线,只是这针总不爱听话。”徽瑜虽然没打算讨好这位老夫人,但是可也没想继续交恶,毕竟被人家抓到教训一顿,也是自己吃亏不是。徽瑜说完这句话故意叹口气,白嫩嫩的小脸上布上一层浅愁,那模样让人看着真是忍俊不禁。
董婉微微一愣,眉宇间带着些许的疑惑,但是很快的就掩饰下去,笑着对老夫人说道:“祖母可别怪二妹妹,二妹妹最不耐烦这些针啊线啊的。”
听到这话老夫人的神色就带了几分不悦,看着徽瑜斥道:“咱们这样的人家虽然不指着做姑娘的将来做针线养活自己,可是也没有不懂得针线的,若真是五谷不分,针线不识,岂不是令人笑话?”
徽瑜心里冷笑一声,这董婉可真是厉害人物,不知不觉的就给自己添了堵。徽瑜并没有跟以往一样立刻就撂了脸子,反而笑米米的说道:“祖母说的是,我娘也是这么说的,这几日正督促我好好学针线呢。大姐姐虽然只比我大一岁,可是针线却已经做得有模有样,我虽然不能跟大姐姐一样针线上的活计比绣娘还要出色,却也不能丢了咱们府上的颜面,定是要好好用心学的,再也不会跟以前样偷懒,祖母放心就是。”
听着徽瑜的话,老夫人先是一愣,大约是没想到她这回居然这么听话,这么一发愣居然都没在意到徽瑜把董婉比作绣娘的意思,好一会才说道:“你能明白这个道理就好。”
老夫人虽然不喜徽瑜,但是瞧着她比以前知上进倒也脸色和缓了些,说了会子话,又叮嘱了要去令国公府贺寿的一应事宜,这才挥挥手让两姐妹下去了。
徽瑜在门口笑米米的对着董婉说道:“大姐姐且先回去吧,我要去院子里掐两朵花戴,先走了。”走了两步她又回过头来,“大姐姐针线这般好祖母都夸赞的,回头教教我,可比那些绣娘有意思。”
看着徽瑜的小身子消失在前方拐角处,董婉的脸色立刻就拉了下来,居然把她比作绣娘,董徽瑜……你还能猖狂多久?
新坑开张,欢迎跳坑,挨个吻个(*^__^*) 嘻嘻……
☆、贺寿宴险遭暗算1
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令国公府老封君的寿宴正是一个关键所在。
其实这本书的作者写得有些坑爹,为什么有些坑爹呢?因为这本书的历史背景模仿的是秦末汉初,封侯割地。可是衣裳穿着、官员制度朝政体系却又是明中末期,但是明朝对女子的约束甚严,轻易不得外出,三从四德压得妥妥的。可是本文却又不是如此,女子可随意上街,也可与男子交谈往来,只要注意言行举止不逾礼即可。
当初看文的时候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当的,只是觉得女主各种霸气,整治恶人那叫一个大快人心。而且,规矩不严,女子带着丫头侍婢便能上街,偶遇个王孙公子世家勋贵为女主刷刷魅力值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至少原文中为女主倾倒的男人便是一长串,并且多个还是皇子之流勋贵世家子嗣。
想到这里徽瑜就很是头疼,女主的光芒无人能及,自己又是被炮灰掉的女配,怎么看前途都是一片晦暗无光。
而且本文原作者设定背景很是怪癖,这条女配反击路是妥妥的不好走啊。
既然本书叫做公府嫡女,自然是以四大世家也就是四大公府为主角。原文女主是信国公夏家的嫡长女,徽瑜是定国公董家的姑娘,要论起来四大公府以董家为首,其次是秦、夏、楚三家。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