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宫人。如今李采女对宫女私自体罚,不管原因为何都已犯了宫规,如今不仅不罚,反升其份位,长此以往,妃嫔有样学样,后宫还有什么法度可言,后宫秩序岂不是都乱了套了。”
皇帝直接跟太后耍起了赖,道:“难道那宫女对朕不敬说朕坏话就有法度可言了。”说着叹了口气,又十分装出一副十分的模样,对太后道:“母后,朕虽不是您所出,但却是在您身边长大的,朕原以为您对朕还是有母子之情的,但没想到,发生这样的事,母后您不是为朕抱不平去惩罚宫女,反而为了这个宫女要处罚一心维护朕的采女。母后您……”他说着捂住了自己的胸口,一副悲痛欲绝的模样道:“……实在太让朕伤心了。”
太后:“……”
过了好一会,太后才回过神来,继续道:“那宫女对皇儿不敬,自然也要罚,但她与李采女的事,是一码归一码。”
皇帝马上又接着继续悲痛道:“若是朕的亲生母妃还在,定是不忍朕受到那宫女如此侮辱。”
戚太后对皇帝生母到底存着几分心虚,她怕皇帝再说下去又要扯到皇帝生母的死上来,只好开口道:“罢了,皇儿如今是皇帝了,行事无忌,连哀家都说不得。李采女的事哀家也暂且放下不提,免得伤了我们母子情分,让人看了皇家的笑话。”
皇帝笑着道:“还是母后顾全大局。”说完瞪向南玉,道:“还杵住地上做什么,母后宫里的地板都要让你跪坏了,还不快向母后谢恩然后坐回自己的位子上来。”
南玉马上道是,然后对着太后磕头道:“谢太后不罚之恩。”说完站起来重新坐回椅子上。
太后看着皇帝和南玉两人,南玉脸上一脸的恭敬,皇帝脸上则是笑眯眯的,让她越看心里越不顺。
☆、第15章
第十五章
皇帝让她不顺了,于是戚太后也想找点事来让皇帝不顺,然后“立后”这个每过十天半个月便要被提起一次的热词便再次被戚太后提了出来。
戚太后道,你看后宫现在这么乱,都是因为长时间没有皇后支持后宫的原因,若不然也不会有昨日那种宫女私下对皇帝不敬,宫嫔私自体罚宫女的事情发生。融娘(戚贵妃闺名)虽然有摄理后宫之能,但到底缺了身份便缺了底气。为了后宫秩序,为了后宫和睦融洽,皇儿你应早立继后,以正后宫才是。
论身份融娘是贵妃又是戚家女儿,论情分她是你青梅竹马的表妹,正是继后的不二人选,何况当初她原便是太子妃的人选,你登基后她便该被立为皇后,只因为你当日坚持要娶薛氏让她如今不得不屈居贵妃之位,如今立她为后,也算是皇家对她的弥补。皇儿你若不反对,我看立后之事今日便定下来,明日便颁旨吧,然后择吉日举行封后大殿。
皇帝笑了笑,说看母后您说的,朕看如今这后宫气氛就很不错,很和睦很和谐嘛,虽然偶有宫女犯规矩,那也是情有可原。朕治理前朝还不时有蛆蚁之辈掺杂于百官之中呢。要是母后您觉得贵妃没被立为皇后便缺了底气管不好后宫,那不如换个人来管。比如说贤妃,说不定贤妃就不觉得底气不足还能管好后宫呢。母后,您觉得呢?
皇帝说完这些,马上又换了个悲伤的表情,接着继续道:“母后啊,朕不立贵妃为后,并不是朕对贵妃有不满。当年皇后临终时,朕答应过皇后会为她悬置后位五年。皇后刚去世三年,前几日还是皇后的忌日,母后这时候让朕立后,岂不是让朕失信于皇后。更何况,朕与皇后鹣鲽情深,却不想天妒红颜,令皇后与朕阴阳两隔。在朕心里,皇后便是朕唯一的妻子,如今让朕立下新后取代皇后的位置……”皇帝捂住胸口,做伤心欲绝状:“母后,朕做不到啊!”
皇帝一番“感人肺腑”的剖白说完,殿中妃嫔无不流露出些许或动容,或羡慕,或嫉妒,或不甘,或愤恨(这个专指戚贵妃)的表情来。
皇帝当初冲冠一怒为红颜,愿意放弃太子之位也要娶皇后的爱情故事在前朝后宫都流传得太广,妃嫔里总是有人相信皇帝对皇后的深情的,就连薛贤妃好像都被皇帝给触动了,拿帕子抹了一下眼睛,感动的道:“姐姐若是地下有知,知道圣上对她如此情深意重,定会觉得不枉此生了。”
至于其他人,对皇帝的情深就感觉比较复杂了。一边是同为皇帝的深情而动容,另一边则是遗憾他妈的圣上情深的对象怎么不是我呢,再一边则是憧憬一下有天取代皇后成为圣上心尖尖宠冠六宫的情景,哦,真是美极了。
不过南玉对此只想不屑的大笑三声。
若说南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