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精明人,论心眼三个人捆绑在一块儿也不是他的个儿,你还上学的时候人家就当村干部了,干了这么多年到头来落了个啥?落了个“老油条”的名声,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你那脾气,办事叫死理儿,没有个灵活性儿,那还不光给人家吵架呀!你这不是拿着磨盘打月亮不知轻重啊!啥种地也是做贡献,这些大口号谁都会喊。村里这么多人还缺你一个?你来村里咱这穷村就能变成富村?你认为你是救世主啊!别高抬自己了。
“百旺哥,强子回来了?”村党支部副书记王文思面带笑容地进了院子。
李百旺抬头瞅了王文思一眼,屁股没挪窝儿,心不在焉地应声回道:“啊,回来了。”
李民强听到声音,忙从屋里走出来:“文思叔来了。”
王文思带着既高兴又埋怨的口气说:“你回来咋不提前捎个信儿,好去个人接你啊。我听顺子一说就赶紧看你来了。”
李民强和王文思说着话走进屋里,坐在了外屋方桌旁的椅子上。秀琴从里屋拿出一包香烟放在桌子上便坐在旁边的小板櫈上缝着晓英的衣服。
王文思已经感觉到了家中的气氛不对劲儿,但还不知道为了啥事儿,便朝着外面喊:“百旺哥,在外面挺冷的咋不到屋里来坐呀。”
李百旺没有吭声,也没有动窝儿,仍继续想着心事。
李民强从烟盒里抽出一支烟递给王文思,王文思把烟点着抽了一口,便开口了:“强子,回来可要多住些日子吧?”
“我这次回来就不走了。”
“咋的,回地方了?”
“嗯,部队减编,我转业啦。”
王文思一副安慰的口气说:“常言说,铁打的营房流水的兵,谁也很难在部队干一辈子。你在部队立过功,受过奖,又是军官,是文武双全的人啦!政府肯定会给你安排好工作的。安排在哪个部门了?”
“县公安局。”秀琴轻声回答。
王文思高兴地说:“公安局好哇,是政府机关,按月发工资,一年四季月月都丰收啊!”接着又说,“说句不该说的话,在城里干啥工作都比在农村强,在农村有啥好!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公安局工作不赖,凭强子的水平,干几年说不定还能当上局长哩!”
李百旺在外面听到王文思这几句话,脸上的皱纹舒展了一些。心想:咋样,我说的话在理吧?王文思是村里有文化的干部,总比我看问题透彻吧。他抬起了头,侧着身子细听着屋里的对话。
“文思叔,你别说了,我要在农村。”
王文思一愣:“咋的!不去公安局工作?”
“嗯,不去了。”
王文思摇了摇头说:“你这想法不妥,你不想想,谁愿意在农村光着膀子挨太阳晒?听叔一句话,还是到城里工作好,在农村能有啥奔头!没意思。”
“我已经考虑好了,和你们一起建设咱们沙岗村。”
“决定了?”
“决定了!”
“全家人都同意?”
宋秀琴回答说:“他爹正为这事儿闹脾气哩。”
“百旺哥不同意?”
“可不是的。”
王文思沉思片刻说:“强子这么做我也想不明白。”紧接着活头一转又说,“可话又说回来了,既然强子不怕吃苦,认准了在农村这条道儿,自有他的道理。愿在艰苦的农村种地,说明强子的思想觉悟高,咱也应该赞成,支持才对。人们不是都说么:‘革命战士最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他又感叹地说,“还是部队出息人啊,能培养出有志向的人才。”
“叔,你支持我了?”民强问。
“当然支持你啦!你愿意在沙岗村和我们一起工作,我从心眼儿里高兴,担心的是怕你坚持不到底。我也知道,你是个有志向,有远见的人,沙岗村有你这样的人,一定会搞得更好。我从心眼儿里赞成。”叹了一口气又说,“你爹还是认识短浅,我得说说他。”
王文思说着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出屋,来到李百旺面前:“百旺哥,你可不能耍脾气使性子,强子愿留在咱们村里是件好事儿,你支持他才对啊!”
李百旺本来对王文思一会儿猫脸,一会儿狗脸很不满意,猛地站起来,两眼瞪着王文思说:“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在农村好,那你儿子为啥不在农村种地?说这些心不对嘴的话也不怕大风扇了舌头。”说完气冲冲地离开了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