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可待了啊!”两个老秀才也都乐呵呵的。
张河里沟的人看着眼热无比,羡慕的牙都酸了。
姚满屯从报名的人里选了二十个,又从这二十个人中选了五个,开始进行新一批的啤酒酿制。
众人都沉浸在美好生活里,竟也没有怨言。林伟没有被选上,嚷嚷着想找事儿,倒还被众人骂了一顿,说他不知好歹。已经分给他家红利,哪还会让他这样的人进作坊?
姚若霞看着低声跟姚若溪说,“原来群众也有说好话的,他们需要善意的引导。”
“墙头草,无风自立。”姚若溪点头。
姚若霞深以为然。
这边作坊开工,王金花就和赵大江上门来了,想让赵大江也进作坊。盖房子干苦力毕竟工钱少,赵书豪考中秀才之后,就不让赵大江再出去帮人盖房子,嫌丢人。
“虽说先紧着槐树村,可作坊开办起来,张河里沟的人也用。就是现在还没办起来,得等明年开春了。”王玉花现在不管是谁都不会随随便便答应啥事儿了。酒厂的事儿闺女说了,不让她过问。她也怕弄出啥事儿,这可不是酸豆角豆瓣酱那些小玩的。
王金花还要再说,就看姚若溪闪着幽光的眼神看过来,她心里一紧,就转移了话题,说起给汪小军说的亲事,“已经定下了,是他们那边马庄的闺女,叫马英莲。家里情况不大好,她老大,性子生的很是泼辣。你二姐夫不同意,银花不满意,爹做主定下的。”每次对上姚若溪这贱丫头的眼神,她就心里发寒,脊背发凉,总觉得好像这贱丫头都知道了一样。
“婚期定下没?”王玉花很是满意,汪小军成了亲,就不会再老惦记她们家若霞了。
“定下了,十二月二十七,正好娶了媳妇,初一回门走亲戚都有了。说不准下个月就该来请了。”王金花见赵大江来做工说不成,汪小军那边婚期都定下了,也不会有啥事儿,就站起来想走。
王玉花刚送了王金花两口子走,姚富贵就过来了。他去作坊那边看了,门从里面锁着,叫门都没人应声。只好到这边来串串。
“你二哥不在家。”王玉花看见他脸色就不好。姚满仓暴怒,姚富贵也不是啥好东西,奸猾奸猾的。
看王玉花说完盯着他,姚富贵脸色一僵,总不能说他是来找王玉花的,讪讪的笑着,“二哥不在家啊?那我回头再来找。”出了门还不满的嘀咕。自从二房盖了新宅子,分了啥内外院,这家人好像重男女分别起来了。
姚满屯忙完一天回到家,听谁谁来家说情,叮嘱王玉花,“你就说作坊的事儿你不当家,别的不多说。”
“我知道,一句多的都没有呢!”王玉花点头,端了饭。
朱敏儿拿了馍馍坐下,就问姚满屯打听,“二舅!于公子啥时候回来?”
“这个我也不知道。”姚满屯看她一眼。
朱敏儿不高兴的抿着嘴,尤其看桌上的菜又是炒豆腐炒黄心菜,拿了筷子扒拉了下,只有豆腐里面有点肉末,筷子都夹不住,心里更是不满。姚若溪家盖了大房子,发了财的,竟然天天不是豆腐白菜就是萝卜黄心菜,好像是她来了故意给她吃这些一样,多少天都没换过别的菜吃了。只有这馍馍是白面的,可偶尔还是玉米面馍馍摆上桌。
“你不想吃别扒拉,于公子已经回京都了!”姚若萍看她不顺眼很久了,饭桌上她要是敢扒拉菜,一开始的小三这贱丫头,后来连大姐,连娘都敲她筷子。朱敏儿这小贱人专挑好的捡。
朱敏儿一惊,“于公子回京都了?啥时候的事儿?我咋不知道?”
“你是于公子啥人?不过一个乡下丫头片子,于公子去哪还跟你报备啊!?”姚若萍哼了一声,不屑的翻她白眼儿。前些日子,小三准备了好几天,给她师父弄土产,还用几张兔子皮缝了一个大大的兔子,像送小孩的一样,那些东西肯定是要送到京都去的。
朱敏儿脸色难看的不行,挤了挤,眼泪顿时下来了。
看见她哭,王玉花就心里烦的,快速的吃了饭,也不管她没吃饱,直接收了碗筷。
朱敏儿看着,顿时哭着跑了出去。
“肯定又去告状了。”姚若萍撇了撇嘴。除了告状有啥出息。
“今儿个小叔沐休。”姚若溪漱了口,突然道。
姚若霞眼神一亮,让王玉花刷锅洗碗,她拾掇了朱敏儿的包袱给她送到老宅,连同她送出去的那个荷包。
朱敏儿正给苗氏哭,“从我去住就没吃过几顿肉,也没杀过鸡,天天豆腐白菜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