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开、未开的花树,不论是樱树、梅树还是海棠,一夜之间竟都齐齐地,就在四月十四这一日,盛放了。
虽然这些花都是在春夏季开放,但不同品种的花树盛放时节一向都错开了时间,金陵人还从来不曾见过这般满城芳菲的景象,一时间‘天降祥瑞,天佑我大丹’之类的话语喧嚣尘上,金陵百姓对朝廷、对皇家的拥戴更深了。
这样的传言盛了几日,忽然又有一种说法势不可挡地传播了开来。
“是的,九娘子,现在大家都在说呢,那四月十四日元就是道教神仙的诞日,满城花开,那是因为花神托身下凡来了。”碧喧听了府里下人们的议论之后,回来告诉华苓说。
“所以,那花神就是托身在了王霏姐姐身上,那一日正好是她的笄礼,金陵城中百花盛放,都是在以满树繁花为花神庆贺?”华苓高高地挑着眉毛,斜靠在竹园庭院里摆放的长塌上。
“大家都是这么说的。”碧喧想了想,又补充道:“婢子还听到了一个说法,说王家霏娘是天命所归,七运笼中。”
金瓯为华苓捧来了一盅甜汤,闻言笑了一声,摇头道:“九娘子,她说的是气运隆重呢。”
华苓捧起莲子羹慢慢吃着,皱着小眉头,心里很疑惑。一夜满城鲜花盛放,按照大自然的正常气候变化,这是不可能的事,所以这种情景被认为是祥瑞就很自然了。
但是,后面这个传开来的说法为什么扯到了王霏?要说那四月十四日,金陵城中及笄的女孩子肯定不止王霏一个,只是她身份高贵,在那一日笄礼上贵客如云,金陵城中稍有些身份的人家都是知道这件盛事的,那么,至于要把王家女及笄和满城花树盛放联系起来么?
除了天上的那些个传说中的仙女、除了皇家的公主皇后,还能有谁当得起天命所归,气运隆重这几个字。
虽然华苓觉得大丹的皇家存在感并不是很强,基本上朝廷的政事是在相公、丞公的掌握之下运作着的,但是毫无疑问,在大丹民间,百姓们对那座皇宫里所居住的一家子是十分爱戴的——那是众望所归、理所当然的一国君主。
那些个花树就算说是为某某皇家公主而盛放的,都比说是为王家姐姐盛放的要合理些吧。华苓觉得很疑惑,等到夜晚谢丞公回家,就跑到了前院去问他。
“爹爹,你听说了最近金陵城里关于满城花树齐开的传言么。”
谢丞公换下了朝服,穿了一身家常的薄绸圆领袍子,颔首道:“自然是知晓的。怎么,小九有看法要告诉爹爹?”虽然已经是快二更时分了,但谢丞公在澜园书房里还堆放了好些各地送上来的奏表信件,总要批阅完成了才能歇息。丞公日间事务繁忙,对华苓的来意并不怎么在意,只不过知道小女儿不会胡乱折腾,才肯在这个时间放她进书房玩一玩而已。
华苓也就开门见山了:“爹爹,你觉得那满城花树同一日盛开,真的是祥瑞么?”
“确实颇像祥瑞。”谢丞公被华苓的问题激起了一分注意,道:“毕竟,历朝历代几乎都不曾有过相似的记载。”
“有一个类似的,爹爹。”华苓说:“前唐那武曌朝,不是曾有过女帝一道诏令下来,满洛阳百花盛开的事么。”
谢丞公好笑,看一眼女儿认真的神色,赞许地颔首:“小九阅卷不少了,也知道这一个典故了。金陵城中花开祥瑞也甚好,国泰民安,不是坏事。”
丞公脸上带着笑意,眼角有着深深的鱼尾纹,却居然丝毫无损于他那份儒雅的、如同年深日久酿出的一缸醇酒般的气度,就这么赞许地一笑,就让华苓觉得旁边那三层九支的烛台上,烛火好像更明亮了。
一个四十九岁的老男人还这么迷人,可真是造孽。
华苓撇撇嘴,发现话题差点被爹爹扯开了,赶紧扯回来,非常非常认真地说道:“爹爹,女儿听下人们口口相传的,这几日的传言都说到了王家姐姐。都说王家姐姐是花神下凡,所以天命所归云云。爹爹,爹爹你怎么看?”华苓有点焦虑地直直看着丞公爹。
谢丞公挑了挑眉,定神看了女儿一眼。小女儿瘦下来之后是越长越像他了,双眸是偏狭长的凤眼,眼尾眉尾上扬,一看就是聪明灵慧的面相。但竟然聪明成这个样子……他缓缓地问:“小九你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华苓眨巴了下眼睛,伸出三只手指说:“小九觉得那满城花开是人为之事,还有,那传言也是人为之事,还有,里面扯到王霏姐姐,是故意的。”
谢丞公不置可否地颔首:“缘由呢?”
“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