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补,要知道通商这种事情从来都不可能由政府出面阻止能完全能阻止得了的。往往会是,打压越严重,走私就越猖狂,这也是卢八娘两世发家所经由之路,现在重新应用起来也没有太多的心理负担。
除了支持走私,她还用了很多经济杠杆努力维持淮北的榫场,不使之萧条下去。于是不管是淮南还是黄河北,一直有逐利的商人带着丰厚的商品历经艰苦到淮北,他们都知道在淮北有最丰富的物资,而淮北王和王妃会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和货物的自由买卖。
于是尽管朝廷打压,卢八娘还是成功稳定住了淮北的经济,但她可不是吃了亏还会忍让的人,缓过手来当然会想办法给朝廷添点堵。
卢八娘琢磨了些日子,暗中指示淮北的人小批量卖给益州商人一些兵器。因为冶铁高炉的改进和石炭的应用,淮北的兵器质量特别出众,是所有商人们都梦寐已求的最上等货物,根本就是有价无市,很多商人出了极大的价钱却只能买到几只小巧的匕首,真正军中所用的长武器却根本看不到。
但卢八娘却给了益州,正是因为她看中了益州经常与朝廷发生冲突,想帮助他们给朝廷添点乱。
自从司马十七郎向西北突进后,就打通了与益州的通路。淮北这边出于大义肯定不可能承认反叛朝廷的氐族政权,但经济贸易却如火如茶地展开了,如今榫场中也时常有来自益州的商人,
卢八娘一向认为自己做起坏事有天赋,她悄悄放出去的武器卖了好价钱,而买到武器的益州商人正是属于氐族叛军的,他们欣喜若狂地采用了极隐秘的办法将武器运了回去,很快就送到了与朝廷冲突的前线。
但愿氐族人与朝廷打得一塌糊涂!卢八娘怀着渔翁的心态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