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明白自己是不可以为自己“谋反”一事辩解的,但他不能不抱着个仇,白白的放过李泰,所以在着最后要离开时,他问了太宗一个问题:“我既然贵为太子,为何还要冒险造反?”
这个问题的确是难道了太宗,在太宗自己还没想出答案之前,李承乾措手不及的给了他一个答案,“那是因为魏王一直逼迫我,我迫于无奈为了自保才如此啊。”
说完这句话之后,李承乾没有摆出一副你要立李泰为太子我就自杀的样子,他知道自己的父亲向来吃软不吃硬,所以只是哀泣的表示,自己离开之后,请求父亲保重身体。然后暗示若是父亲不测,自己恐怕也活不了多久。
李承乾的话,开始让着李世民慎重思考起来更换太子人选的事情。为此他召来李泰询问,自己死了之后,他将如何对待兄弟们。李泰又不是粟姬那个笨蛋,怎么可能听不懂这句话的暗示,所以当下就十分欢喜的表示,如果自己当了太子,以后一定好好照顾弟弟们。他知道皇帝最牵挂的人是李治,于是甚至还表示,等着自己百年之后,将皇位杀子传弟。
李泰太想得到皇位了,于是这兄友弟恭的戏就有些做过了。他知道太宗肯买自己的帐,但是却忘记了自己的父亲并不是一个藏得住事儿的人。太宗最好与臣子辩驳,长孙无忌等人既然说李泰不适合当太子,会虐待弟弟们,如今青雀对自己做出了这种保证,看他们还有话可说。
于是他召集爱臣们来将着自己与李泰的谈话说了出去,不过这次,迎接他的是一片看白痴一样的目光。在着众人的目光中,自信满满的太宗自己也有些坐不住了。
褚遂良走直臣路线,当下直接就问太宗,天下的人都是爱自己亲生儿子的,如果连自己亲生儿子都不爱,这种人还会爱其他人吗?
褚遂良的话让太宗哑口无言,而长孙无忌说话则是直接直戳太宗心里最忌讳的点,他并没有说魏王有何不妥,只说魏王为皇位谋划已久。
“谋划已久”这四个字让太宗心里头起了疙瘩,他是很想立李泰为太子,但是他希望这个决定,是自己遵从自己的内心做出来的,而不是被儿子逼着骗着做出来的。
于是太宗这一次立太子的提议就这样不了了之,等着后面,又有一件祥瑞发生,将着李治直接拱上了太子宝座。那便是山西发生地震,有一座山被崩成了两半,从中露出一面石壁,上面有“治万吉”三个字。
山西是李治的封地,治万吉三个字似乎也是上天认为李治该成为储君,以此对他祝贺。这个兆头十分好,让原本就在大臣们“晋王仁厚,能善待兄弟,是守成之君”的劝阻下已经不知不觉偏向李治的太宗下定了决心,封晋王李治为太子。
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担忧了很久的李治看着窗外的初夏的景色,长长的松了口气。
他筹划已久的东西,终于落到了手里。
**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是长孙颖对着李治升官的最直接感受。
她因为之前早就知道李治会当皇太子,所以并没有什么吃惊的,但是这事情放到其他人身上,那可就是欢喜的疯了,当着流水价儿的赏赐搬进来时,连着王婵这种喜怒不形于色的人,一连许多天都是眉飞色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