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家在大丘陵外的小丘陵地区,这一去也有三十多里路。wodeshucheng.net邹家那边的喜事办得热闹,乡里乡亲的都来喝喜酒。邹家二老和蔼可亲,对杨老三一家甚是亲热。
几个孩子见到有肉吃,在喜宴开始的时候都狼吞虎咽的,连杨初月吃起来也形象全无,好久没有这样大口吃肉了。杨兴年也很久没吃饭肥腻的猪肉,尽管很想学着弟弟妹妹们的吃相,但他还是忍住了,吃得相当客气。
晚饭吃得早,一般乡下办喜宴都会把吃晚饭的时候提前,方便住得远一些的亲戚回家。邹家客套的说要留亲家歇一晚,杨老三笑着推辞说他们留下不好,反正路不远,不多会儿就走回去了。
杨十三嫁了,现在也不用担心被换婚的事,一家上下都思忖着怎样把日子过好。过年了,杨老三把家里那头猪卖了,得了二两银子,另还有一百来个鸡蛋,一共卖了一百零五文钱。拿了其中的一两银子拿去还债了,那一百文钱拿去买了些颜色稍白的面粉和两斤肥肉回去,说过年那天包饺子吃。因为杨十三出嫁的时候没什么好东西,夫妻两人用剩下的一两银子买了好些东西提到邹家去。
那日来赶集的杨老三、柳四娘、杨兴年和杨初月,只听到周围的人都在议论什么邱家。杨初月在买东西的时候仔细问了卖布的大娘,听到了一个超级大新闻:镇上来了一个超级有钱的贵夫人。
第21章 镇上八卦事
她带了大量的银子来,买下了镇里最大最好的一座宅子,她还买下了镇上最好的五十亩水田,把其中的四十五亩租给佃户种,剩下的五亩让府上的下人种。
听说那位夫人带了一双容貌无双的儿女来,还带了好几个婆子家丁,其中有两个家丁会武,还是高手。至于为什么知道其中两个是高手,是因为有人想去那家里偷东西,结果刚翻上墙壁就被打出来了,听说那个小偷还被打得半死,后来有好些人到那位夫人的府上闹事,结果都被府上那两个武功高强的家丁打了出来。
那家还放出话来,说要再有人敢来闹事偷东西,就别怪他们不客气,见官后也别想有好日子过,夫人上头可是有人的。后来丰莱镇上的人都知道那位夫人是为官家贵妇,带着一双儿女来镇上小住散心,从此再也没人敢到那家府上闹事。
不过杨初月不相信,官家夫人哪会到这穷乡僻壤里来散心?京城天子脚下,谁会想着到这个穷山恶水的地方来?杨初月想,那位贵妇的脑袋不是被门夹就是家里出了事躲到乡下来避难了。这里山多水不多,风光也不见得有多好,来这里散心,她一百个不相信。
有钱有势的高门府邸不是她这穷人家的女娃儿可以了解的,她还是帮着家里提东西回去。柳四娘带着杨初月去镇上富户区去捡破布头和烂衣服,拿回去洗了还能做一件新衣裳。现在杨初月兄弟姐妹四个身上穿的终于不再是烂布巾,虽然现在穿的衣裳上满是补丁,但好过衣不蔽体好。而且柳四娘的活计也拿得出手,经过她的缝补修剪后,衣裳上的补丁也不那么难看了。
自从上次柳四娘给杨十三做了一套嫁衣后,她似乎对自己的手艺突然来了兴致,开始接绣坊里的活计,例如绣个手帕,帮忙绣一些花样什么的。
去了绣坊交了几次手帕和花样,绣坊的老板对柳四娘颇为赏识,就想请她留在绣坊里做活,每个月给她一百个铜板的工钱。但杨老三一口拒绝了,他还是怕自己的媳妇跑了,得自己看着才安心。为此绣坊的老板只得作罢,只让柳四娘帮着绣些手帕。
现在过年了,柳四娘做的手帕也换回了一些钱,可以买上一些好吃的回家给四个孩子解解馋。过年的时候,家里包了白菜猪肉饺子,杨初月拿着鱼竿在河里调了三只半斤多的鱼,过年家里也吃上了鱼。
除夕那夜,全家人一起守岁,在午夜的时候,一家子还奢侈了一回,放了鞭炮。晚上,杨初月睡在木板床上想,也许明天会更好。
杨初月上辈子常听外婆讲,技多不压身,多学一门手艺多一条活路。这句话同样适合这个历史上没有的大胤朝,杨初月知道柳四娘从前是绣娘后,就想跟她学刺绣儿。
从前看穿越小说的时候,看到那些穿越女也常学刺绣,一件上好的绣品还能卖钱,以后可以用这个法子挣钱。而且柳四娘在镇上的红绸绣坊交了几次绣品后换回了一些钱,更坚定了跟着柳四娘学刺绣的决心。但家里没有学习工具,杨初月也犯难。
柳四娘很高兴杨初月愿意跟着她学,但也有些无奈,家里没有多余的针线和布头拿来给她实践用,只先教她一些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