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初月还记得当年那个帖子里写的山里乡民怎样对待想逃跑的买来媳妇的:追回来后毒打一顿,然后关进小黑屋里饿上几天,最后屈服了还被用铁链子锁住手脚,像一条狗一样被拴在家里,等生下孩子过后留在家里,再成为干农活儿的奴隶,甚至有把买来的姑娘逼疯或逼死的。kanshuqun.com
杨初月不知道柳四娘有没有受那样的苦,但从柳四娘现在的一些列表现来看,她对逃走已经不抱希望了,也许她已经受到了那些非人的折磨。杨初月从她黯然的眼神里可以看出,她已经臣服于这样的命运了。
柳四娘的话不多,整天和杨老三说不上十句话,每句话不超过五个字。对孩子们,她的话也不多,除了无奈的笑之外,就只剩落寞。
杨初月还从杨老三和杨初七及其几个小姐姐的话里得知,他们的爹是在两年前被分出来的。因为她们的娘一连生了四个女儿(现在是六个),在重男轻女、讲究多子多福的古代农村遭到了严重的歧视,所以她爷爷和奶奶最厌恶的就是她们这一家。
所以她们一家被分了最差的房子,最差的田地,除了分给他们三十斤玉米和五十斤红苕,还加两把锄头两把割草刀和一顶杨老爹和杨陈氏不要的麻布帐子外,其余的就什么也没有了,连现在家里那些木桌子和床都是她们的爹自己动手做的。
家里的坐的草蒲团都是杨老三自己编的,那口铁锅还是杨老三去到镇里赊来的,直到杨初月出生那年的秋收,杨老三才用五十斤新米去抵了赊铁锅的债。
杨初月跟着爹妈出门时,经常听到那些地里做活的乡民嘲笑杨老三没儿子。杨老三听了,走在路上都低人好几等,至于柳四娘则低着头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
现在家境不好,多一个人多一张嘴,这个家养五个孩子已经很辛苦了,所以这个六妹铁定是要抱给张姑奶养的。晚间吃过饭后,杨初七把四个妹妹哄睡过后,给她们盖上被子。
这被子是她们家去镇里捡来的破布缝的被单,里面装的是稻草,现在的天气还不算特别冷,盖上刚好合适。做好这些,杨初七自己也躺了下来拉上被子睡了。
第3章 日子太难过
杨初月躺下睡不着,这床是木板床,下面铺的也是稻草,睡在上面有些磕人。半闭着眼睛听屋子另外一边的动静。
沉默许久后,只听那对夫妻齐声说道:“把孩子抱给张婶养吧。”
接着就是杨老三的苦笑,“是我不中用,连自己的孩子都要抱给别人养。”
柳四娘只拍着怀里的孩子发呆,最后才慢慢的说道:“到张家后,至少她能有口饱饭吃。明天你就去通知张婶来把孩子抱去吧。”这是杨初月穿来后,听到柳四娘对杨老三说得最长的一句话。
杨初月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个家那么穷还要一直生孩子?难道真要生一个儿子才满意?生下来又不能保证给她们一口饱饭吃,这又是何苦?
柳四娘的生育能力确实强,几乎两年三个,但她就是生不出儿子。但杨老三想要儿子,就一直让她生,一直让她生,无论生多少个没存在感的女儿也要生。
杨初月心里讽刺的一笑,生儿子干嘛?杨老三能保证将来他那宝贝儿子将来能找到老婆吗?或者等小弟大了,在村里寻不到老婆的时候,也像他那样花钱从人贩子手里买一个媳妇?你已经祸害了人家的女儿,何苦再让自己的儿子祸害另一个?
杨老三连夜赶去了隔壁村的张家,柳四娘抱着小猫那么大的小女儿哭了一夜。杨初月在柳四娘的哭声了渐渐的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张婶就来了,杨老三肩上还扛着一袋红苕,算是张家给他的报酬。柳四娘一直抱着六妹没给张婶,她看着孩子就哭。张婶就一直站在一旁看着,等着柳四娘把孩子交给她。
今天正是中秋过后,天上的月亮还是圆的。“张婶儿,这孩子的名字就叫‘秋月’吧。”柳四娘无声的哭了过后,把六妹交给张婶说道。
张婶接过孩子,应道:“好,就叫秋月。”张婶抱走杨秋月的时候,杨初月刚好醒过来。
若不是没有能力养孩子,谁也不愿把自己生的孩子送给别人养。杨初月看过她六妹,虽然她才出生几天,但却是是所有女孩儿中长得最像柳四娘,模样生得最好的一个。
柳四娘经过九年多的打压,早已经习惯了喜怒不行于色,把所有的痛苦和委屈都咽在自己肚里。杨秋月被抱走了,她的心一定痛碎了吧。杨初月在心里轻叹一声:可怜的女人。
后几月柳四娘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