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脸上看到了一丝的忧郁,对,是忧郁。
他缓缓对我说:“陛下,臣之愚见。家母……如果让臣站在旁观者地角度来看,臣认为,家母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相才。只是……”
我看着他,问:“只是?”
他点头:“只是,家母已经老了。”
我笑:“老了又如何?宝刀未老便可。”
他摇头:“恕臣直言,有贤人道,少年戒色,壮年戒斗,老年戒得。所以母亲她已经老了。臣能说的,便在只有这么多了。其他的,还望陛j□j恤臣身为人子之心。”
我点点头。又问:“朕问一件私事。你母亲,对你的父亲可好?”
闻言他脸上忧郁的神色几乎已经完全看不出来了,只听他道:“很好。”
我笑:“那么,她便是一位好妻主、好母亲了。”
他点头:“是,臣身为男儿身,母亲还专聘西席教臣识字读书,对臣而言,母亲便是最大的恩人了。”
听到这儿,我感觉自己一直盯着他看的双眼有一丝的凝滞,但我很快便恢复了正常:“朕这里没事了。你去看看王太医来了没有。”
“是。”他向我一揖,便退下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七十五章 历史重演
“你是说,菊君的病是风湿之症?”我问王太医。
她答道:“是。古医书有云,‘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菊君上君的症状虽然没有这么严重,也并未引起并发症状,但着实是风湿之症。”
我点头:“想必和蓝洲(前蓝玉)的水土有关吧。”
她答道:“十有j□j是因为蓝洲的潮湿气候引起的。加上上君是早产儿,所以有先天不足引起的身体虚弱之症。”
我问:“可以调理好吗?”
她一揖道:“臣认为,我宝樱京城水土较好,适宜养病。菊君上君脱离了潮湿的环境,一定可以将风湿之症治好。至于身体虚弱,只要加以调理,并时常注意,也是可以得到改善的。”
我点头:“大概需要多久?”
“少则一年,多则需要常年调养。”
我点头:“那就仰仗王太医了。对了,可以考虑一下药膳,这样进补是不是快一点?”
她一揖:“臣会照顾好菊君上君的身体、安排好膳食,定不负陛下所托。”
我满意地点头。
“对了,惠妃那边怎么样?”
王太医皱了眉:“惠妃上君的身体调养得比较顺利,并且水土不服的症状已经消退,只是还有几分虚弱。但是,请恕臣直言,惠妃上君心结太重,怕是积郁已深。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
“你的意思是?”
她跪下道:“陛下还是去看惠妃上君一次吧。”
我从坐席上站起来:“难道他其实情况不好?”
她伏地:“病体痛苦臣可以调养好,可心结是臣等解不了的。如果陛下希望惠妃上君快些恢复元气的话,还请陛j□j恤,驾临溢香阁吧。”
我重新坐下,道:“若是别人说这话,朕定以为是收了他付瑶琴的什么好处。但朕和王太医相交已久,知道你是医者父母心。作为医者,既然你坚持认为朕应该去一趟,那朕便去一趟吧。”
“谢陛下。臣告退。”
我叹气:“去吧。”
我看向窗外,或许,我真应该去看他一眼了。
-----------------------------------------------------------------
又一次站在溢香阁的门口,我发现自己已经不能形容自己的心情了。
到底,我在畏惧什么?
如果说,是因为他曾经对我下药未果一事心有芥蒂,连我自己都不信。因为这个世界,男儿比女人更重视贞洁。
如果说,是因为他知道我太多而畏惧与他接近,却又不符合逻辑。按理说在这个“异世”里,与我这个孤寂的灵魂算得上半个知音的,便只有付瑶琴了。和别人不能说的、别人不知道的事情,都可以同他讲。这才对。可我偏偏在逃避他、疏远他。
如果说,是因为他曾经的背叛与后来的出手相助让我对他的感觉很矛盾,我又不相信自己是一个如此情感用事的人。
总之,我对于付瑶琴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