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爱甚至溺爱,养成了他任性,恃宠而骄的个性,据说努尔哈赤对他的两字断语是莽撞。
天命十一年八月十一日,多铎兄弟的保护人和父亲努尔哈赤病逝,母亲在几个时辰后被逼生殉,这时多铎年仅十二岁半,本身正处於少年的敏感反叛期,加上一夜之间遭受父丧母亡的巨大打击,从地位优越的旗主贝勒到孤弱无依的弱主,对多铎年幼的心灵的巨大刺激是可想而知的,从而影响了他一生的性格行事。自此多铎变得愤世嫉俗,行为任性乖张。
与他的哥哥多尔衮的谨慎理智善於自处不同,年幼一岁半的多铎,对于这个重大的打击和自己政治地位的降低,似乎并没有意识到周遭生存环境的险恶,或者他是意识到了却是根本不在乎,把满腔的怨气以叛逆的方式发泄出来,干脆以小卖小,行为任性乖张甚至荒唐。
他对皇太极的诸多笼络并不买帐,皇太极喜欢的人他嗤之以鼻,皇太极厌恶的人他却偏偏喜欢亲近交往。元旦朝贺的时候,唯独多铎进献给皇太极以劣马作为贺礼就是例证。被指责时推说是闹着玩,哈哈一笑了事。
为了体现仁君友爱兄弟的大度,皇太极对多铎的种种触犯他的举动都强自容忍,但到了崇德年间,还是对多铎以政治打压和迫害。除了不能容忍多铎的乖张不敬外,还为了分化多尔衮三兄弟的感情。
可以想象的到,以多铎的个性,对於多尔衮处处唯皇太极之命是从是很不满的。虽然在很多小事上多铎的确荒唐任性,然而每当牵涉到三兄弟的切身利益时,他还是站在多尔衮这一边的,也只有这个兄长的话他还能听得进去,多铎在军事上和政治上的言行都可以看出受多尔衮的影响很深。
为了这些悖谬行为以及其他一些大小错误,崇德四年五月,皇太极召诸王大臣历数多铎之罪,降亲王为贝勒,罚银万两,夺所属牛录三分之一给其兄多尔衮和阿济格。并不准许他参与议政,也不让他插手管理六部事务。这在当时非常重的处罚。后因松锦大战,多铎有了战功,才被晋封为豫郡王。
【本书对豫亲王多铎的史料运用仅限于此,由于这位英俊多情的王爷命不久矣,故而越往后面越觉悲凉,干脆就此截住,把念想留在现代吧^^】
清史稿--诸王四
诸王四
太祖诸子三
睿忠亲王多尔衮、豫通亲王多铎(子信宣和郡王多尼、信郡王董额、辅国恪僖公察尼、多尼子信郡王鄂紥)费扬果
————此处略去睿忠亲王多尔衮————
……
……
……
【豫通亲王多铎】
太祖第十五子。初封贝勒。天聪二年,从太宗伐多罗特部有功,赐号额尔克楚呼尔。三年,从上伐明,自龙井关入,偕莽古尔泰、多尔衮以偏师降汉儿庄城。会大军克遵化,薄明都。广渠门之役,多铎以幼留后,明溃兵来犯,击却之。师还,次蓟州,复击破明援兵。五年,从围大凌河城,为正白旗后应,克近城台堡。明兵出锦州,屯小凌河岸,上率二百骑驰击,明兵走。多铎逐之,薄锦州,坠马,马逸入敌阵,乃夺军校马乘以还。六年,从伐察哈尔,将右翼兵,俘其众千馀。
七年,诏问征明及朝鲜、察哈尔三者何先,多铎言:“我军非怯於战斗,但止攻关外,岂可必得?夫攻山海关与攻燕京,等攻耳。臣以为宜直入关,庶餍士卒望,亦久远计也。且相机审时,古今同然。我军若弛而敌有备,何隙之可乘?吾何爱於明而必言和?亦念士卒劳苦,姑为委蛇。倘时可乘,何待再计。至察哈尔,且勿加兵;朝鲜已和,亦勿遽绝。当先图其大者。”八年,从上略宣府,自巴颜珠尔克进。寻攻龙门,未下,趋保安,克之。谒上应州。复略朔州,经五台山,还。败明兵大同。九年,上遣诸贝勒伐明,徇山西,命多铎率师入宁、锦缀明师。遂自广宁入,遣固山额真阿山、石廷柱率兵四百前驱。祖大寿合锦州、松山兵三千五百屯大凌河西,多铎率所部驰击之,大寿兵溃。命分道追击,一至锦州,一至松山,斩获无算。翌日,克台一,还驻广宁。师还,上出怀远门五里迎劳,赐良马五、甲五。上嘉之曰:“朕幼弟初专阃,即能制胜,是可嘉也!”
崇德元年四月,封豫亲王,掌礼部事。从伐朝鲜,自沙河堡领兵千人继噶布什贤兵,至朝鲜都城。朝鲜全罗、忠清二道援兵至南汉山,多铎击败之,收其马千馀。扬古利为残兵所贼,捕得其人,斩以祭。三年,伐锦州,自蒙古紥衮博伦界分率巴牙喇及土默特兵入明境,克大兴堡,俘其居民,道遇明谍,擒之。诏与郑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