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中有所表现,他若努力能挣个一官半职,老夫死了也闭上眼了!”
“知府大人说的极是。成在那孩子,武功虽好可学问不好,我正准备送他去敏斋学堂学习两年,到时候若能凭借一身文武才学被皇上看中,可真是我楼家的光彩!”
两个人越说越兴奋,谈到最后都是喜上眉梢。
皇上的旨意,无疑是给象谭少迁、楼成在这样的世家子弟一条更好的出路,科举考的是文章,但在书院学习得却很庞杂了,除了经史子集一类,还有天文、地理、算学、易学、兵法、实战对击等等,不一而足。
说到祝经论这个人也是带点传奇色彩的人物,据说他是先帝时期的落榜生,落榜之后因为才学抱负无处施展,便在都城之内写了两首嘲讽天子有眼无珠的反讽诗,那两首诗做的活泼有趣,凡是听到的人都可猜出是作诗之人在嘲讽朝廷。皇帝听说之后,特旨让祝经纶金殿面君,并答应只要他真有才学一定被朝廷重用。可那祝经纶呢,却不屑一顾,根本没给皇帝面子,卷着小包袱、一路唱着歌走了。
后来,又听说皇帝还曾微服私访,要拜祝经纶为帝师,可他死活不答应,只求了圣旨,准他开堂办学。于是乎,祝经纶经先皇恩准开了敏斋学堂。学堂就在郸城府内。
除了昭通书院之外,敏斋学堂的名气是最大的,因为祝经论这个人是和先皇有关系的,另外呢,就是他那个敏斋学堂的招生条件,比进入皇家书院还难,难的不是别的,就是他那入学考试十分稀奇古怪的很,每年大部分报名考生都被排斥在门外,所以,敏斋学堂也被认为是天下最难进的学堂。
这次,祝经纶能扩大招生,这对于很多想进敏斋学堂的平民子弟,无疑是个极大的好消息。况且,还有皇上的平等选拔各路学子的旨意,重大利好消息一出,敏斋学堂门前早已经门庭若市了。
即便如此,谭须年谭知府也觉得谭少迁终于有了一丝希望了。
我还没等听完楼显功和谭须年的这些事,就被谭成碧和谭少迁拉走了。
这几个人一点不关心两个老爷在密谋什么事情,谭成碧一心想去唐氏医馆,而谭少迁呢,则准备带着楼成在出去逍遥快活。
我们四个人脚前脚后走出谭府,吴妈在后面追着问我:“锦心,你带小姐和少爷去哪里呀?”
吴妈可真是好眼神,我跟个跟屁虫似的走在最后一个,怎么成了我带小姐、少爷出去了,我扭回头回道:“上学!”
吴妈愣怔的功夫,我们已经出了门。
谭少迁想去上学的地方是在轻烟楼,谭成碧想去上学的地方则是唐氏医馆,还有一个楼成在,被谭少迁拉着。
我想到谭老爷说的话,谭少迁的活动以后由我负责,为了完成老爷望子成龙的迫切希望,我不得不表现出一点责任心。
“少爷,你不能带楼少爷去轻烟楼!”
我不用想也知道,那轻烟楼肯定是个烟花场所,男人去了都是去花钱找乐的。
谭少迁张着嘴巴、扭过头看我,跟看奇怪动物似的,“锦心,你刚说什么?不许去轻烟楼?呦,你这丫头还真成了精了,管起本少爷来了?”
我横竖也得装一装,挺起脊梁、扬着下巴口气很硬地道:“老爷说了,以后你得跟着我学!”
这下,谭少迁跟受惊了似的,嘴巴张得贼大,几乎能跳进一只蛤蟆。“说啥?我跟你学?我爹脑子坏了,你脑子也坏了?”
成碧小姐赶紧拉了拉我的胳膊,让我不要跟谭少迁顶牛。
谭少迁果然是少爷,根本不把我这小丫头放在眼里,拉着楼成在就走了。我暗暗攥着拳头,咬着牙在心里说:今天本姑娘我要是收拾不了你这富二代,我就不叫谭锦心!
当然,我本来也不叫谭锦心!但为了表示我的决心,我必须得这么诚恳、坚决地表明态度。
我不顾谭成碧的一再反对,硬拽着成碧小姐随在谭少迁后面进了轻烟楼。
第十三章 百姓大药房(二)
听到唐及的问话,谭成碧扭头看看我,柔声回答:“今日来找唐先生,是因为锦心有重要的事情要和先生讲!”
“哦?什么重要的事情?”唐及饶有兴致地看着我。
我不慌不忙,盯着他说:“前几日,我和知府大人、小姐在唐先生的医馆门前看了一出好戏,若不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