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我声音也知道,我现在好着呢。”
乱七八糟扯了一通,中心意思就是吴爷爷在怪她。若梅早就想明白了,直接说出吴叔背叛,李爷爷一定不会相信,而且她也很难解释清楚信息的来源。现在唯一的办法,只有旁敲侧击。
能到达今天这个地步,李爷爷一定不是笨人。这些年她提醒的已经够多了,如果李爷爷还不重视的话,那直接说出来他也不会相信的。相反如果他稍微重视下的话,依照他的敏感度和人脉,能很容易的知道许多。
有个好的开始,李家总不会落到前世那个地步吧?把电话交给爸爸,若梅如此想着。
这次面粉厂的事儿,更让她看到了李家的力量。李爷爷含含糊糊的一句话,各方的压力一下子减少了那么多。林家如果想发展壮大,一定要上面有人,那李家一定得越来越好!
第六十九章
挂上电话,李老爷子长长的叹了口气。
“爸,这是怎么了?”
李明举刚从部队回来,换了身衣服下楼,刚巧听到了老父的长叹。
李老爷子刚想说什么,厨房的门被打开,吴婶端着一杯热茶进来。
“老吴呢?”
吴婶的手在围裙上擦了擦,“他过午去医院了,到现在还没回来。”
李老爷子摩挲了下拐杖,能平安活到现在,并且活得很滋润,他当然不会是傻的。妞妞那孩子很机灵,而且从不是信口开河之人。
想想老吴这几天的举动,一开始他也理解,毕竟亲孙子出了事,正常人都接受不了。但静下来,再往深处想,这几年老吴的许多疑点就一一浮出水面。李老爷子回想起医院那一幕,老吴孙子跟冯家那小子的交情真不错。
“吴婶,您先歇着吧,爸这里有我就成了。”
吴婶进了旁边的房间,李老爷子打开收音机,咿咿呀呀的京剧声传出来,正是《二进宫》。戏文中的当权者可以幡然悔悟,退一步海阔天空,但现实中却鲜少有人这么幸运。
“爸,有什么烦心事你就说出来,有事儿子服其劳。”
刚好李浩辰看完书下来,跟爸爸和爷爷说起了今天的一幕。
“童天策说,那个人对妞妞用了催眠。”
李明举也点头确定,“我今天遇到石青阳,他也顺带着提了一句。爸你也不用太过担心,有青阳看着他们不会出事的。”
李老爷子敲敲拐杖,现在有些军人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心疼老战友孙女的同时,老爷子不免往深处想。明明理亏的事,这些人都能用处这么下作的手段。
而明年就是换届之年,外面郑家和朱家争得厉害。他已经退下来,明方和明举也不偏不倚。但**上的事从来都是瞬息万变的,今天为了小辈间的打闹伤亡,都能闹成这样。到时候新一轮的权力划分,争得头破血流之后,成功的一方还会给失败方活路么?
走过六十年,从旧时代的官宦人家少爷,到如今的开国元勋。虽然偶尔有失误,但李老爷子本身的**敏感度还是很高的。今天若梅的事给他提了个醒,**斗争的惨烈远远比看上去要严重许多。平常人生意失败,还有东山再起之时,但若是在宦海中沉下去,那迎接他们的必将是万劫不复。
“明举,我真是闲了太久了,有些掉以轻心了。”
李明举给儿子使了个眼色,李浩辰乖乖上楼去了。然后他扶着老爷子进了书房关上门,这是个隔音条件很好的房间。
“爹,您也该颐养天年了,有什么事儿交给我们去做就好。”
黄花梨木大书桌上,李老爷子拿起那支久未动过的毛笔。李明举铺好宣纸磨墨,李老爷子撩起袖子挥毫。时而动笔沉思、时而笔走龙蛇,十几分钟过去,一幅完整的《诫子书》跃然纸上。
“爹的笔力又进步了。”
李老爷子未作回应,端详着笔下的痕迹说道:“你知道的,当年我是想让你大哥进入军中,可惜明方不喜欢军队。”
“人各有志,大哥如今的成绩也不错。”
李老爷子点点头,“你们兄弟俩都没错,只是李家这些年的顺遂,让你们失去了那份进取之心。不说你大哥,现在就说你。明举你觉得,你比石青阳如何?”
李明举低下头,颇有些惭愧的说道:“我不如青阳。”
老爷子眼中闪过一抹赞赏,石家那小子就不像正常人,爬的太快了。其实说实话他儿子也不错,虽然有李家的关系,但这个年纪能做到上校的位置,在这圈子里也算有数的上进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