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厂薪水高,每个月还发十斤面粉的福利,报名干活的人还是争先恐后。
同年,林建军和崔立华双双被评为县里的优秀企业家。比起前世,这个荣誉足足早了十五年。报纸上又进行了一番大肆报道,继做慈善后两人成为了有名的成功人士,福乐面粉的名声也越来越响。
因为这事,实验小学特意给优秀企业家子弟一个名额,等到转过年来,舅舅家也县城里买了房子,表妹雯雯顺利进入了实验小学。
有了目标和奔头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两家的生意如火如荼,滚雪球般的越做越大。林建军却始终坚持一分不少的缴税,然后每季度给孤儿院和敬老院送去米面,福乐面粉慈善又品质好的名声也一直保存了下来。
时间匆匆,一眨眼若梅就到了五年级,摆在她前面的有两种选择。
直升县验中学,还是考取市实验中学。
这五年中,若梅的成绩一直是全班第一。而哥哥海峰,每次都以一分之差落榜,成为悲催的万年老二。去年哥哥升学时,也面临着如此选择。
“我要留下来保护妹妹!”
海峰的身量已经开始抽高,小小少年被父母教育了五年,性子坚强了许多,最重要的是现在他打心眼里疼*妹妹。
出了考场,若梅对自己的成绩很有信心。没半个月下来成绩,果然她又以全科满分的成绩,牢牢盘踞着班级第一的位置。而周鹏,同海峰一样继续着万年老二的“传奇”。
“妞妞要报哪个学校?”
林爸爸西装革履,放下手中的大哥大,宠溺的问着女儿。
“我以为爸爸知道的。”
若梅撅了撅嘴,一脸你怎么这么不懂我的表情。虽然五年级了,但她也就一米三高,剪着齐刘海乌黑的长发随意的扎起来、中间调皮的掉下几缕,怎么看怎么可*。
“留在县里陪爸爸?爸爸就知道,妞妞最乖了!”
“哼!”
┬┬﹏┬┬,“还是要去市里啊。”
崔荷围着围裙,从厨房中走出来,“孩子们,吃饭啦。”
一家人坐在饭桌旁,若梅被爸爸哀怨的看着。崔荷端来最后一盘菜,摘下围裙手套,点了下他的头。
“都多大了,怎么了这是?”
“妞妞要去市里念中学。”
许是生活越来越顺遂,林建军似乎想要找回儿时遗失的快乐,这两年越来越*耍宝。过年的时候去李家拜年,他那动作引得李老爷子哄堂大笑。
“妞妞都不理我了,是不是不喜欢爸爸了,所以才去市里上学。”
声音拉回了若梅的胡思乱想,夹了一个肉丸子给爸爸,“爸爸现在那么忙,也没有什么空陪妞妞。再说,我想去找萱萱姐姐。”
林建军西子捧心状,果然闺女更喜欢那个萱萱。还好萱萱不是个臭小子,他也稍稍放心。不过,也只是稍稍而已。
“妹妹要去市实验中学?那爸爸妈妈,我也要转学。”
林建军第一个赞成,爷俩交换了一个眼神,一定要看好女儿(妹妹)。
“好的,等会我打电话给你们老师说。当初海峰升学时,咱们就说好了,现在倒不是那么麻烦。”
崔荷看看儿子又看看女儿,孩子们都长大了啊,“吃饭吧,不然等会就凉了。”
“哥哥最好了,我们去找萱萱姐,这次哥哥一定能考过她!”
若梅扒了一口米饭,举起小拳头,给哥哥加油打气,心中却是深刻的对此事持保留态度。
若梅选择去市里,也在情理之中。虽然老师们还是有些遗憾,不过这个年代的教育工作者还是很负责的。一一跟老师们告别,合影留念,若梅又着重感谢了一直教导自己古筝的周阿姨。
告别四|人|帮时,她稀里哗啦的哭了一通。林爸爸为了安慰女儿,特意把工作交给了大舅哥,带着一家人去北戴河玩了一圈。
活了两世,见惯了悲欢离合,若梅心绪平复的很快。京城离县里只有一个多小时的路,周末他们随时可以见面,实在不用太过感伤。对于孩子们来说,暑假总是短暂的,八月三十号,把行礼打包放上车,若梅和海峰踏上了新的求学旅途。
作者有话要说:这就是我心中的若梅形象:
ps:图片来自杂志,若有侵权请留言告知,会在看到的第一时间删除~
45第四十五章
市里的中学是有宿舍的,但林建军哪舍得让闺女去住那拥挤狭小还是上下床的宿舍。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