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清亮起来,看着眼前俊美无双的年青男子,不由得眼含泪水,小心翼翼地问,“你是我的忧儿?”
“是的……母后,我是您的忧儿。”无忧大喜,拥着母亲坐下,也不管她听不听得明白,将自己的思母之情一一细述。
徐太妃含笑聆听,时不时地微微点头,温柔地摸摸无忧的鬓角,举止优雅而温柔。
无忧大喜,忙招桑柔继续用药石治疗。又转而向温筱晚道谢,“晚儿,多谢你。是你治好了母后。”
徐太妃知道这是儿媳妇,忙拉她坐到自己身边,细细打量,觉得还算满意,想赐她一件饰品,可自己久未梳理着正装,手头没有合适的物品,便说过几日再赏。
温筱晚不看重这些,含笑着道谢。又闲聊了几句家常,才与无忧告辞了出来。
自沐无忧被确认为新皇之后,这是他最为舒心的一天,一路谈笑风生地回了锦安宫。
温筱晚知道丈夫这些天为了立她为后的事,与朝中大臣闹得十分不愉快,这种事她帮不了无忧,能做的事,也只有这么多了。
因为还未正式登基,沐无忧暂时无法颁布圣旨,所有的朝政大事,仍是由四位重臣拿主意,只不过,现在,他们会事先来征求沐无忧的同意。因为徐太妃已经恢复神智,朝臣们并没反对沐无忧册封徐太妃为“静淑太后”的决定。
于是,这宫中便有了两位皇太后,共同执掌后宫,只等新皇后出炉,再将管理大权交出去。
多了一个太后,而且还是宫斗培训班毕业的高材生,原来的静安太后便无法大展拳脚,温筱晚的登后道路看起来平坦了许多。
可朝臣们也是一股不可小瞧的力量,他们固执起来非常巩固,且敢于在金殿之上与新皇口水大战,并不惜撞柱,以死铭志。沐无忧也是打定了主意要立晚儿为后,只等登基大典之后,收回权柄,就立即下旨,管这些大臣说些什么。
事情就这么僵持着。
登基大典定在两个月后举行。
一来是礼部要准备的大典事宜很多,二来是各国的朝贺使臣还未到达京城。
温筱晚闲下来,便会央求无忧,悄悄地出宫透透气。沐无忧知道她活泼的性子,自己又忙于政务,没时间多陪着她,所以总是默许了她的请求。
温筱晚几次换装出宫,总会找机会甩开侍卫们的保护,悄悄溜到杨柳巷中,暗会风掌柜。多接触了几次之后,觉得风掌柜为人可靠,便开始与其商量偷运虞月灵出宫的事宜。
这些事,都是瞒着无忧进行的。
沐无忧是想等虞月灵将孩子生下来后,便差人将孩子送出宫外,交给年过四旬,膝下无子的李乡绅抚养,这既保证了他的承诺,也算对得起虞月灵,又能免除后患。
只是虞月灵,他无法放她出宫,将来也只能把她和沐铭天的其他姬妾一起,关入冷宫之中,寂寞终老。
这一天,温筱晚刚从宫外玩完了回来,燕儿远远地看见她的身影,便焦急地禀道:“娘娘,静淑太后请您过去。”
静淑太后现居于祥安宫中,温筱晚每日早晚都会与无忧一同去请安,一般没有大事,太后不会派人来传召她。温筱晚忙换了衣服,过去听训。
祥安宫中——
静淑太后端庄地坐在罗汉床上,两侧的锦杌上,几名美貌少女正在陪笑聊天。
温筱晚进入外殿,便见到一片莺莺燕燕,心中不由得一沉,只怕不是好事啊!
第一百章 生无忧的气
温筱晚进入外殿,便见到一片莺莺燕燕,心中不由得一沉,只怕不是好事啊!
“晚儿,快平身,来,到哀家身边坐。”静淑太后和蔼地招呼她坐到自己的罗汉床上,指着这几名少女,一个一个地介绍,“这是罗家的嫡长女罗玉绢;这位是李家的嫡三小姐宁凤;这位是……”
八名少女一一介绍完毕,正是天瑞国八大世家的嫡出千金。
静淑太后笑着对温筱晚道:“她们都会在宫中小住上一个月,你来得比她们早,要多与她们亲厚。”
温筱晚暴怒,心道,什么叫我来得早?什么叫多与她们亲厚?难道她们打算小住一个月后再小住一个月,周而复始……不走了吗?
可面上,她却笑得温婉柔顺,“是,儿媳谨听母后教诲。这些小姐们既是母后您的客人,儿媳自会以礼相待。”
静淑太后哪会听不懂她言语里的意思,儿媳妇称她们是自己的客人,这是拒绝承认这些世家贵女的候选身份呢!
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