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张氏嘟嘟囔囔的说道,苏清荷笑了一下:“娘,也不一定是坏事儿啊,白鹤书院在西边,那西边住的可都是大家族,房子肯定可贵,那几天咱们不是看了吗?一个两进的院子,就要差不多八百两,咱们就是买下来了,也破破烂烂的,还得自己装修,花大钱了。东边则是一般家户住的地方,咱们也就是普通人家,正好在那边买地。”
苏静森咳了两声:“小荷说的是对的,咱们家住城东也比较划算,在城外买地也便宜,咱们要不然就买个农庄?”
苏清荷吃了一惊:“爹,怎么想起来买农庄了?”
“我前两天,见别人家的孩子去读书,都带着书童,我想着,咱家也不少那几个钱,不如就买个农庄,然后带几个下仆,平时也能帮帮忙什么的。”
苏静森刚说完,苏张氏就白了他一眼:“钱多烧的慌!先买了房子和地再说,小荷还得研究她那种子呢,咱们买房子还不能买小了,说不定就得多买几间打通了。到时候也好使钱不够,将你卖算了!”
苏静森嘿嘿笑了两声,并不接话。倒是苏清荷有些心动,自家爹娘年纪也不小了,平日里总是操劳,这两年更是因为以后大哥二哥要考试的事情,吃喝上面虽然是放开了,但是家里的活计是娘亲自干的,地里的事情就算是有短工爹也要亲自过去一起干,着实是有些太累了。
只是,这买人的事情可不是小事儿,她得仔细盘算一下才行。若是银钱真不够了,明年就将土豆和红薯都种出来。
先不说这些心思,到了下午,一行人就先坐车去了城东。这一片也是有中人的,苏静森打听了中人的住处,就先往中人家去了。
中人姓成,是个中年人,听苏静森说是打算买房子,就从里屋拿出了个本子,翻看了一遍,笑着说道:“你倒是赶巧了,之前正好有三家要卖房子,一个是隔壁那条街,一个是在东大街,还有一个是在石狮子胡同。你打算买几间屋子几进院子的?院子有什么要求没?”
“这个,我们家人口不少,我打算买三进院子的,这后院最后是大点儿,能有个花园就好了。房间嘛,这个至少得……”苏静森说到这里,停下来算了算,自己和孩子娘一个屋子,小荷得一个屋子,致平和致安得各自一个,将来他们娶妻生子了,这院子也得隔开,至少一个人得三间屋子,还有现在要弄两个书房,一个小荷的,一个那哥儿俩的。
“至少要十几间屋子。”苏静森说道,万一家里来了个客人,总不能让客人睡地上,这个屋子也得先准备着。
那中人闻言,看了一下本子:“还真是够巧的啊,这三个,都是挺符合条件的,当然,你们要是看不上这三个,咱们还有别的房子,不过,大都是要租出去的,你们要是买的话,估计得多给几个钱了。”
“那咱们先看看房子?”苏静森赶忙问道,中人笑着点点头:“那是自然的,你们不看房子也不能掏钱买啊,等会儿,我换双鞋,咱们这就去看房子。我瞧着两位公子都像是读书人,可是要科举的?”
“我儿子,刚考上秀才,正打算留在郡里读书,所以我们才打算买房子的。”苏静森不无骄傲的说道,那中人一边在里屋换鞋子一边说道:“哎呦,那可是未来的官老爷了啊。你们在这边买房子,是打算去青松书院念书了?”
“正是。”苏静森点头说道,中人又掀了帘子出来:“那可不用我费工夫想了,这三个院子里,正好有一个,是距离青松书院比较近的。咱们不如先去看这个?”
☆、88、学院考核
那院子正在东大街上,郡里的主道有八条,东大街正属于其中之一。不过,虽然这街道叫做东大街,实际上却是贯穿整个太原郡东西两边的街道。
而东大街的最东边,就是中人说的那个宅子。黑色大门,上面有两个大大的铜环,这会儿铜环上正挂着一条铁链,中间垂下来一把大锁。
中人上前开了锁,将铁链拿下来,然后推开大门:“这房子呢,是刚刚收拾出来的,就半个月前,这家人才搬走,院子里还都是收拾的妥妥帖帖的,家具上面的,一应俱全,你们瞧瞧看。”
门墙后面一溜儿三四间屋子,左右两边以及中间各有另外大门。左边的大门打开,是马棚,右边的大门打开,是一个单独的小院子,外面还有个小单间儿,应该是看门人平时呆着的地方。
中间的大门打开,就是第二进的院子了。左右两边的格局是完全一样的,都是一间大屋子,左右两边各两间小屋子。大门后面照样是各有两个小屋子。左边的是茅厕的,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