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大明:我!最穷县令,老朱教我贪污 > 第二百三十章 史上最倒霉二代

第二百三十章 史上最倒霉二代

小说虎 xiaoshuohu.com

可甭管胡惟庸有多郁闷,京城赈灾一事,已然板上钉钉。158txt.com

朝中不拘文武,凡是功勋之后,皆可为子孙申请做赈济官。

当然,京畿各重地,尤其是内城区域,还是由太子殿下钦定的那些人选负责。

知道各家征粮速度不一,老朱以内帑之名,把凤阳张成捐来的物资,充入其中,不显山不露水地分发下去。

事后小朱接到张成的第二封信,思忖良久,也决定等京师局势安稳,立刻着手铺设水泥,建铁路。

而在朝中上下陷入忙碌之际。

有老朱和小朱顶在前头,谁都不知,一切的起源,朱樉朱棡兄弟二人,早就退居幕后,深藏功与名。

……

卫国公府。

邓镇被父亲从老家急三火四叫回,就被一脚踹到城郊难民营。

“啥?太子殿下让我当赈济官,想办法赈灾!?”

邓镇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地看着父亲。

却见邓愈虎目威严一瞪。

“这是天家恩典!太子殿下难得想要历练尔等,你可不能丢了为父颜面!”

说罢,不习惯这种文绉绉的话,邓愈又忍不住上脚一踹。

冲着站没站相的邓镇厉声怒斥。

“给我站直了!在家吊儿郎当,出外你敢给我丢人,兔崽子看我不打死你!”

同样的话语,也出现在其他功勋武将们处。

抱着太子殿下都看重他们的子孙,他们说什么也不能输给文臣们的想法。

全体武勋都摩拳擦掌。

有些看自家子嗣懂事知上进的还好,以勉励为上。

剩下的自家人知自家事,明白子孙纨绔习气不改,赈灾此等小事都办不好,定会让圣上和太子失望。

他们就恨不得化身监工,咆哮着鞭策这些顽劣小儿。

于是,史上最悲催的勋二代们出现了。

躺平醉生梦死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在老朱和小朱一套组合拳,大棒加胡萝卜之下,昔日纨绔子也得变成老黄牛,为新生的大明王朝发光发热。

“傅忠,这个以工代赈,到底怎么做啊?”

一大早,邓镇一瘸一拐,顶着被踹肿的屁股,苦哈哈来上值。

然而刚来难民营他就懵逼了。

这里忙碌的小吏,光说圣上和太子留下以工代赈的话,让他们自己琢磨,安抚百姓。

邓镇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在家就是混吃等死的纨绔子,又哪懂得这些庶务?

他挠着头,直接找好朋友傅忠来求教了。

也是刚巧,傅忠正和蕲春侯康铎站在一起,也在讨论这以工代赈之策。

康铎其父,是蕲国公康茂才,深受老朱厚爱。

虽然父亲早死,老朱爱屋及乌,也赏识康铎年少聪慧,特许康铎十岁起陪太子读书,早早封侯。

因此,和小朱关系深厚的他,还是能知道一点内幕消息的。

看到邓镇找来,康铎也不觉奇怪,而是正经地为两人介绍道:

“以工代赈,顾名思义便是朝廷出资建设,受灾者参与建设,以获得活下去的钱粮,凭此取代直接救济的扶持郑策。”

邓镇听得一知半解,傅忠却已若有所思。

“避免赈济钱粮直接发给百姓,赈济官员中饱私囊么?”

“此为一点,另外一点,京师地动,百姓尚需重建家园。”

康铎解释道,“若放置被毁的田舍不管,仅给予百姓存活下去的钱粮,百姓无家可归,依旧如无根浮萍。到时京畿各地流民再泛滥,恐不好管理,事后安民耗费更难以计数。”

“况且京师塌毁不少房屋,急需重建。再征工匠,广发劳役,只会劳民伤财,得不偿失。”

说到底,就是他们大明初建国,根基浅薄,国库空虚。

战争连年,流民多如牛毛,屡屡聚众生事。

各地百姓皆元气大伤,光每年税收拨出各地,助百姓休养生息,都已经十分艰难。

何况,接连三次北征,各地经常还有暴.乱出现。

三师调动,都要耗费巨额银两,累计起来,更是触目惊心的数字。

遑论每年都有天灾,像遇到地动,洪水这类大灾,若回回光填入赈灾物资,不用心管理,迟早还会出大问题。

因此康铎和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