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虎 xiaoshuohu.com
“那父皇,太子大哥,儿臣们就先告退了!”
此时不跑,更待何时。niaoshuw.com
不然还等着抓壮丁吗?
小朱都分析到那地步了,朱樉朱棡后知后觉,再反应不过来后续的大地震就是傻了。
反正锅有人背,他们搅风搅雨的趁机功成身退!
兄弟俩对视一眼,撒丫子就跑!
徒留小朱在背后,无奈苦笑。
该说俩弟弟是没心没肺好,还是大智若愚?
不过接下来,父皇一任性,他就有事要干了。
……
第二天一上朝,小朱便率先上奏道:
“父皇,京师地动,当迅速赈济灾民,帮他们重建家园。”
“不知户部国帑,是否能调取一应钱粮?”
一提赈灾,朝中群臣霎时议论纷纷。
以胡惟庸一首的淮西一党,登时目光灼灼。
像是闻到腥味的鲨鱼,等着磨刀霍霍,抢夺这个赈灾官的位置。
这时,被小朱点到名字的户部众人,不由苦笑着对视一眼。
“太子殿下,秋收刚过,下官等正忙于劝农冬播。”
“加之北伐之战事了,诸多要务缠身。”
“光发还赎买战争债券的份额,都让臣等忙得脚不沾地……现在调取国帑钱粮,恐怕捉襟见肘啊!”
毕竟,谁能想到一年之内京师能出现两次地动呢?
如地龙翻身这等天灾,每每都是上天的警示啊。
朱善、王僎等人趁机对视一眼,当场举起笏板,走出朝班上奏。
“陛下,京师屡屡地动,当务之急不止要赈济灾民,当迅速赴宗庙祭祀,以平天怒。”
礼部众官员这时候也纷纷一个激灵,全数站出。
“恳请陛下赴宗庙祭祀,以平天怒。”
“苍天示警,百姓遭难,恐是殃及社稷之祸,还请陛下三思,效仿先圣诸王,下罪己诏……”
答禄与权耿直地站出来,忽然说道。
罪己诏三字一出。
整个朝堂,霎时风声鹤唳!
冰冷的威压当头压下,摄人心魄。
所有人都能感受到,高坐龙椅之上的九五之尊的怒火!
就连翰林院这些清流大臣们,此刻都不禁骇然看着答禄与权,心中追追不安。
这个蒙古人,怎么回回都要往圣上肺管子怼!
他还嫌拱火拱得不够吗?
一般遇到京师地动,日月食,或荧惑守心这类不祥天灾预兆。
皇室都要受民间百姓质疑,更要下罪己诏,严重者还会视情况罢黜三公,以平天怒。
可老朱自问他做错了什么?
一个个又是让他上宗庙祭祀,又是下罪己诏!
太子要调钱粮赈灾,一个好建议都没出,净扯着他不放。
“哼!答禄与权,你倒是说说,咱到底何错之有!?”
听着头顶上,帝王不明喜怒的问话。
群臣都不禁为答禄与权捏一把冷汗。
这是在老虎头上动土啊。
偏偏,答禄与权不知是大智若愚还是怎的,目不斜视,不卑不亢一拱手。
“臣认为,陛下打破陈规旧条,亲小人远贤臣,以致朝中乱象频出,人心不稳,此乃灾殃源头!”
“放肆!”
帝王拍案,一声震怒咆哮。
阶下百官皆骇然下跪,气呼息怒。
“父皇息怒!答禄大人应当就事论事,非有心顶撞……”
小朱眉头紧蹙,虽然也很不喜答禄与权尖锐犯上之言,却也怕父皇气得当众拔剑砍杀了此人。
大明开国八载,因一年内接连两次京师地动,本就人心不安。
此时再在朝堂见血,无疑不祥,更会导致朝中不安气息蔓延民间,引发非议。
老朱气极反笑道:“太子,你可听他说的什么混账话!”
“亲小人远贤臣?!好你个答禄与权,你这是为谁抱屈?”
“咱怎么不知道,你堂堂翰林院编脩,还和韩国公李善长关系亲密!?”
这个小人,当朝不必多说,群臣也自是心知肚明指谁。
不正是远在凤阳,一举一动却都影响朝廷至深的关键人物,张成!
答禄与权眉头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