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虎 xiaoshuohu.com
如今京师地动未息,人心惶惶,老朱自然也深知恢复古祭的用意。lehukids.com
“不过,老大,现在还不是时候。”
“此次地动,震塌无数房屋,朝廷恐无银子拿来赈灾啊。”
说起这个,老朱就有些郁闷了。
他上承天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国大明。
按理说,苍天应该给他足够的时间,休养生息,助天下黎民恢复元气。
结果?光洪武八年这两场地震,就搞得南京城上下乌烟瘴气。
最要命的是,老朱先前批复不少用内帑的项目。
无论是小朱力挺的义务教育、铁路火车,还是老二老三主管的火器司、征倭备战。
哪个不是要真金白银填进去?
如此一连多个项目,一块榨干内帑。
饶是才暴富一波的老朱,也有点扛不住了。
“老大,依你之见,现在再向周边豪商募集资金,帮助京师百姓重建家园,如何?”
老朱刚一提出,小朱立马皱眉反对。
“父皇,一年之内,京师连遭两场地动,已然引得民间流言四起。”
“若这时不彰显大明王朝的威信,恐各地暴.乱之势又要死灰复燃。”
说着,小朱咳嗽了一声,不忘提醒道:
“况且父皇您别忘了,江浙一带一直不太平。”
老朱向来是个小心眼的人。
何况打张士诚的时候,那边军民一心,差点给他带来不小的麻烦。
也正因此,给老朱留下了不小的心病。
江南豪富,却暗藏祸心,不能为他所用,只能反复加税压榨他们的财富,哺给大明。
可是江南那些豪强们也不是傻子。
老朱明摆着差别对待,偏心老家都偏到天边去了。
反观他们江浙,越富压榨得越狠,换谁谁乐意?
自他们听说凤阳日新月异的变化,不少江浙豪强,就已经开始蠢蠢欲动。
不管是战争债券,还是每次朝廷遭逢大变,出现各种新奇项目,那都是滔天的财富啊。
以至于,随着时间流逝,他们越来越不甘,如今蛰伏中等待一个爆发的机会。
万一给了他们这个机会,那定然烈火烹油,一发而不可收拾!
“对,老大你说的没错,江南不能乱。”
老朱头疼的揉了揉眉心。
也是他对快要被榨干的内帑产生心理阴影了。
以前过的就是穷苦日子,才更想把银子紧紧攥在手里。
“那凤阳那边?要不去信问问张成,看他有何良策?”
小朱闻言双眼一亮。
“父皇英明,若因此事去信问老师,说不定真能解决燃眉之急。”
而就在老朱和小朱商量着,是否要就京师地震,去信凤阳之际。
凤阳。
因为有系统这个黑科技,察觉京师即将地动,张成马上就皱起眉头。
“南京又地动?”
【宿主,正史上的洪武八年,确实发生过两场京师地动。】
听到系统的确认,张成不由叹了口气。
这方面历史,他在得到系统之后,也反复了解过了。
但简单四个字概括的天灾,对比大明开国初期,百废待兴的国力。
可想而知,南京那边的百姓过得有多苦逼。
张成想了想,直接命人开仓放粮,准备直接派一批人手,驰援南京。
“光是送物资还不够,正值乱象,当用更为简洁有效的法子,让南京城恢复往日秩序。”
毕竟现在的大明可是封建王朝,远不像后世,一出现灾难当权者亲自抵达现场,抢险救灾,安抚人心。
不过看京师地动四字,历史记载没说宫中如何,大概老朱和小朱那边都是稳的,至多一场虚惊。
张成一边想着,一边飞快下笔,调出系统里的资料。
“以工代赈”四个字,立时浮现于脑海。
可以说他送的物资绝对能到位了,只要老朱和小朱约束好上下官员,不在这种时候贪墨。
他们再尽职尽责,安抚好百姓,那么南京城的民生秩序很快恢复如初,还能尽快着手重建工程。
事关南京的万千百姓,张成毫不藏私,把自己知道的统统写成一本小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