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大明:我!最穷县令,老朱教我贪污 > 第一百六十五章 开学了

第一百六十五章 开学了

小说虎 xiaoshuohu.com

说完,张成就把那些清流老臣抛到脑后。ggdbook.com

因为下一刻,小朱兴冲冲地走了进来。

“老师,这是我修改好的新计划,您请过目。”

即便是大明皇太子,小朱自觉在老师面前,自己还有很多东西要学。

张成也乐得帮他捡缺补漏。

拿起小朱亲手写下的改进版义务教育框架,张成唔了一声。

“你这是根据《礼记·学记》的记载,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古代的教育制度,每25“家”的“闾”设立“塾”,在每500的“党”设立“庠”,在12500家的“遂”设立“序”,在国都设立大学。

大学每年招收学生,每隔一年考查学生的成就一次。

小朱点点头。

“老师与我上次敲定的义务教育框架,我回去想想,还是可以借鉴先贤之言。”

“不过关于这些学校上课的内容,要紧跟时事,言之有物,主以务实为主。”

小朱和张成建立义务教育学校,开放民智,为的不就是尽快挖掘出适合推行新政的人才?

如果满脑子之乎者也,张口就圣人之言,那些泛泛之辈,还不如丢回原籍。

“老师制定的计划,名为义务教育,先有三年小学,后是三年中学,三年大学,我倒不然。”

“小学和中学的年限可以稍稍往后提一提,大学的束脩却是不能不收的。”

此话一出,张成先是一惊。

小朱真不是魂穿过来的老乡?

这义务教育制度,完全跟后世一模一样!

而后,他双眼晶亮地看着小朱,充满鼓励地道:“你为何如此想?”

小朱看着老师炯炯的目光,顿时就有些不好意思了。

他摸了摸鼻子,心想这是站在国家财政考量,而且对大学学子报以一定期望。

有了充分的理由,他又再度挺起胸膛,振振有词道:

“凡是入大学者,基本为长大成人的学子,即便远离家中,在外求学,也应该有自力更生的能力。”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若是连自己都无法养活,基本的勤工俭学都做不到,那不通俗务者,即使让他做了官也会延误百姓。”

有手有脚,放在乡野农家,还有凤阳这边的工业区,早能凭借辛苦勤劳赚得温饱。

更别说本身是寒门,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顾圣贤书。

典型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心安理得吸全家人的血供自己读书的废物,那就根本不是小朱能看得上的人,朝廷更不需要这样的庸人为官。

尤其不能像宋濂说的,“与之交谈,两目瞪然视,舌木强不能对”。

读书都读傻了,要他们何用?

小朱又继续点了点自己的新计划书。

“根据古籍,我们的新学也可以第一年考查学生分析课文的能力和志趣,第三年考查学生的专业思想是不是巩固,同学之间能不能相亲相助,第五年考查学生的知识是否广博,学生对于教师是否敬爱,第七年考查学生研讨学问的本领与识别朋友的能力,合格的就叫作‘小成’。到第九年,学生对于学业已能触类旁通,他们的见解行动已能坚定不移,这就叫作‘大成’。”

虽然小朱是站在古人的肩膀上,可他如此精准地摒弃糟粕取其精华,还是让张成惊艳了。

“老大,你说的不错。”

“义务教育,就照你说的这么办吧。”

“先期以我们凤阳官府作为试点,先把几间官学建立起来,待派人到乡野之间四处宣讲,争取让周围四镇八乡的老百姓都知道。”

“届时我们就会收到大批好苗子,让他们潜修新学。”

小朱一听,双目灼灼,摩拳擦掌就想大干一场。

听老师这么说,这是利在当下,造福万民的好事情。

如此盛事,自己亲手敲定的计划又怎么能不验收成果?

小朱当即拍板决定:“那我这段时间就留在凤阳,全力辅佐老师,推广义务教育。”

随着小朱这句话落下,他真就干脆待到半个月后。

在此期间利用他在凤阳银行工作时积累的人脉,很快,在几间学堂建立后,报名要把孩子送入学的百姓,都快踏破门槛。

九月初八,正是开学的好日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