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再优秀,也得再磨砺一番,老朱便压了他一下锋芒,留待日后扶持太子,加赏不迟。
……
三军将领皆有封赏,一时间三军齐欢颜。
放眼朝野,一时间唯有文官群臣脸色很不好看。
毕竟自宋朝以来,重文轻武的风气就已经开始盛行。
江山平定后,本来就是他们文臣发挥所长,建功立业的时候。
现在元廷覆灭,天下承平,要是再不打压这帮武人,恐怕他们以后的地位就要下降了。
当今圣上穷兵黩武,任性妄为,若再带坏太子殿下,让下一代君王重武抑文……
光想了个开头,这些文臣都不敢深思下去!
可偏偏想要上奏,现下却根本不是好时机。
北伐大军才刚刚携大胜之威而归,他们再不爽,也不能冒大不韪,站出来得罪这些新晋勋贵。
直到总管太监念到最后。
“将军郭英,掌神机营事,身先士卒,亲历大小百余战,伤痕遍体,未尝以疾辞,封武定侯,食俸万户,钦此!”
听到这里,一直激动以待的朱樉和朱棡听完傻眼了。
这就没了?
“父皇,儿臣的功劳呢?”
朱樉以前就是个混人,仗着是家中老二,太子胞弟,不让他称心如意是真敢撒泼耍浑。
而这次他确实受了大委屈了。
凭什么打了胜仗的将军个个都有功劳,就他和老三没有?
明明他们哥俩研究出的燧发枪,才让大明军队减少伤亡,所向披靡!
总管太监看到遗漏了两位殿下,顿时心一咯噔。
还没等他说什么,老朱就已经老神在在,大声说道:
“秦王朱樉,晋王朱棡,上前领赏!”
朱樉和朱棡立时双眼一亮,快步上前。
正要上前领赏,一些清流老臣顿时看不过眼了。
纨绔王爷,随军不过蹭带功劳,有何颜面与将士同论封赏?
但还不等他们站出来,就有人死死按住他们。
“那毕竟是天家皇子,陛下在这上头绝不会糊涂,寒了功臣之心。”
清流老臣们闻言,这才勉强静观其变。
老朱就知道俩儿子想要论功行赏,也不吊他们胃口,径自说道:
“尔等公忠体国,为国研制燧发枪,免除我大明将士无谓伤亡。”
“现咱赏你们,每人食俸万户,黄金万两!”
啊?
就这?
没世袭承爵封赏,也没赏个官当,就给王爷应该有的食俸,这算什么啊!
黄金万两,他们知道有凤阳银行和证券交易市场的存在,要多少钱没有?
兄弟俩对视一眼,当场大闹起来。
“不干了!父皇偏心,儿臣明明有功在身,神机营的功劳也得封我们一半!”
“凭什么只给我们黄金万两,也没官当!”
清流老臣一听,皇子都开始挣军功了,本身是王爷,还要额外厚赏,这还了得?
绝对不能让这个风气盛行,影响大明朝纲!
于是顿时纷纷激动上表。
“陛下,两位殿下尚且年幼,未能封疆,此灭元之战虽随军而行,功劳却极其微小。”
“若真的得以加官进爵封赏,恐怕难以服众,也让三军将士心寒。”
“不错,比起英勇杀敌,流血无畏的将士们,诸皇子何德何能,得此厚重军功封赏!”
“恳请陛下,拒绝此不合理要求!此风绝不可长!”
群臣争相禀奏,话里话外,全是在嘲讽朱樉朱棡借机邀功。
明明随军蹭资历,却敢大言不惭,争将士们的功劳。
也不看看,两个纨绔废物,又有何资格!
被人如此阴阳怪气,只差没指着鼻子大骂无能了。
朱樉朱棡哪能受这委屈。
听到群臣反对,立刻大怒,指着他们破口大骂。
“一群无知腐儒!”
“我要是你们,不懂怎么行军打仗就赶紧闭上嘴巴!”
“如若不是我们研发的火器,你们以为大军能这么轻易打赢北元?”
“光纳哈出一人,就在辽北屯兵二十万!”
“非是神机营打得蒙古骑兵闻风丧胆,望风而逃,前线将士会有多少伤亡?”
“光耗费军资,都是你们难以想象的巨额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