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主要对抗的是老朱。
老朱不松口,他们和百官如何心动,也动摇不了帝王的意愿。
不过让张成没想到的是,俸禄变革还没打算行动呢,风声随着户部众人回京,先传扬开来。
“听说,太子殿下正在考虑涨我们的俸禄?”
一听要涨薪,户部家世贫困的干吏无不奔走相庆。
因为太子殿下是出了名的仁厚,他又亲自率领户部在凤阳银行做事,对那里的员工薪酬再清楚不过。
如果太子殿下要参考银行的标准,给他们涨俸禄,那还不是普天同庆的大喜事吗?
于是一时间,户部随团一起去凤阳的小吏都不再对凤阳银行的待遇念念不忘。
只是他们这边高高兴兴地期待着,却有人不希望太子能够如愿。
“给朝廷上下所有官员涨俸禄?太子殿下真是夸夸其谈!”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
在王庸等老派臣子眼中,这就是没事找事。
这才官至户部侍郎,王庸对国库现有储蓄心知肚明。
光看军资大半都得靠内帑、战争债券募集便可知晓,群臣涨俸禄是何等遥远之事。
“太子殿下真是在凤阳银行被灌了迷魂汤!”
在第二天大朝会上,他当即忍无可忍,联合同情韩焯遭遇的户部老臣,一块儿联名上书,弹劾太子。
“您现在,一心只欲改革,却是不计后果,肆意妄为!”
“当今陛下既已定下俸禄标准,为何擅自更改!”
“要知国帑尚且不丰,百姓饥寒交迫,大军征伐在外,哪个不需银两支撑!?”
先有太子执意改革,倒行逆施在前,后又不看现实就提出给官员涨俸禄,给户部大加负担在后。
王庸激动得面红耳赤,火力全开对小朱进行全方面抨击。
就好似太子做什么都是错,完全一无是处!
看到王庸等老臣上奏,金銮殿上一时鸦雀无声。
满朝错愕,群臣都不禁目瞪口呆看着他们。
太子打算给所有官员涨俸禄?
居然还有这等好事?!
没等他们高兴一分钟,摩拳擦掌,踊跃地帮太子殿下抨击回去。
这边浙东集团,竟有跳出许多清流大儒,对视一眼,认为此次朝议是留名青史的好机会。
他们纷纷上书,痛斥涨俸。
“太子殿下!不可公然助长浮华之风!”
“今上尚且不遗余力打击贪腐,为人臣子,您又如何能公然犯禁?!”
“正如王侍郎所言!民间百姓,征北大军还在勒紧肚子,忍饥挨饿!我等既为国之栋梁,朝中肱骨,又岂能不身先士卒,清廉到底!?”
“太子殿下无需多言!老臣愿以身作则,维持现今俸禄不变,为民请命!”
……
看着一个个慷慨陈词,活似给他们涨薪都是侮辱了他们一样的腐儒老臣。
小朱惊愕得瞪大眼睛,满脑子就剩一个想法。
给涨俸禄都不要?这群人真是疯了!
再看王庸,小朱心情不由更为复杂。
什么是真正的杠精?老师,我现在可算是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