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虎 xiaoshuohu.com
李善长面对满桌迫在眉睫的公文,心下烦闷不已。151txt.com
思前想后,还是决定学习凤阳,发展溧水县先从修路开始。
尽管他还多番看不惯张成唯利是图的作风,但有一点他不得不承认。
水泥,确实是个利国利民的好东西。
尤其在陪陛下,在水泥厂做工几天后,李善长已经知道这东西的操作原理。
只要能搞来材料,修路必定事半功倍,方便百姓。
“可是,这材料……”
李善长擅长庶务,就是洪武建朝之初的活萧何。
翻阅过县志,和过往衙门各典各库造册记录,心里已经对溧水县的底蕴一清二楚。
就一个字,穷!
“就是衙门现在仅剩的小令,俸禄都未能迟迟发放。”
“曹典史更是难得的厚道人,见衙门空置实在不像话,才勉强挑起大梁。”
“这种简陋条件下,就算我想法子贴补些许,也治标不治本。”
李善长心下一盘算,不由叹了口气,连连摇头。
“不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我说到底,也不过是被陛下赶鸭子上架,又何须用自己的银子贴补四处漏风的溧水县衙。”
他能使银子雇佣自己的属官,克服困难,发展整个县,都属不易。
“还是钱闹的啊。”
衙门经费不够,制作水泥的材料,一时也无从找起。
李善长眉头紧皱,目光不由再一次投向面前的册子。
反正,翻一次也是翻,再看看张成是怎么做的?
李善长咳嗽一声,手和眼睛还是老实地翻开册子,继续翻看起来。
“这万事开头难,竟还能如此募集钱财!?”
“老夫算是长见识了!”
因为太过震惊,李善长瞪大双眼,手下不自觉一用力,拽断了几根美须。
但他已经顾不得这些了。
一路求知若渴地翻看下去,只见寥寥几笔,一个奸诈贪官的形象越于纸上……
“要致富就得先修路。”
“修路没钱怎么办?简单啊,找有钱的乡绅募捐。”
“理由么,先人栽树,后人乘凉。”
“吃水不忘挖井人,可在路前树立一面功德碑,记载某年某月某日,某某乡绅慷慨解囊。”
“并且修路,本身就要花费不少费用,除募捐外,若条件允许也可发动豪商一起入股。”
“入股者,不记功德碑,采取承包制,分段竞标。若以后按需设置收费站,可与官府商量,向经过百姓商旅收取适量路费,分得相应股份的钱财,以养路理财,细水长流,未必不是长久之道……”
后面还洋洋洒洒跟了一大堆豪商入股竞标的好处。
不仅仅限于瓜分路费,还可以沿途设立广告牌,给自家经营的店铺打广告。
或是换取官府某项郑策支持,亦或是上奏天听得当朝陛下的嘉奖,光宗耀祖,且有投机者可直接与官府联合共同开采水泥,扩招工人,建水泥厂盘活经济等……不一而足。
就是擅长庶务的李善长乍一看这么多弯弯绕绕,都大呼商道奇才。
反应过来后,这位文臣大佬自是对张成心情无比复杂。
既痛惜此子不爱护羽毛,好高骛远,推行新学,斩杀功臣。
心里头也有一点佩服。
在此百废待兴的时刻,张成年刚过弱冠,竟已有如此才干。
或许,让他入朝才是天下黎民之福……
这样的念头,不过从李善长脑中一闪而过,就把他本人吓了一跳。
眉头紧皱,急忙晃了晃脑袋,重新说服自己,不要因为区区利字就昏了头。
“古往今来,唯有遵循圣贤之言,才是正道!”
“官商纠结,与民争利,又像什么样!”
嘴上如此骂着,却也不妨碍李善长“真香”,直接照搬册子上的方法,活学活用。
于是,下午李善长就派差役,挨家挨户去请本地乡绅富贾,齐聚一堂。
“草民参见李大人!”
“不知大人突然召集我等,所为何事?”
乡野愚民,就算生活在天子脚下的溧水县,因为这恶劣环境,也不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同样的,京中才下放当朝宰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