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
“所以我想,大明立国第一件事,肯定要重视农桑。”
“除此之外,百姓流离失所,不愿回家种地,我们就要拟出种种利民的郑策,吸引他们回去。”
“先是减免赋税,然后按照老师的想法,进行农具改革,让老百姓能更有效率的开垦田地。”
“等劳动力和生产力能够互相成就,让国库丰满盈实,就算蒙古人打回来,我们也无甚可惧!”
就像他老爹之前做的那样。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那么多的强敌环饲,为何他们大明成了最后的赢家?
他们占据江阴,有富足的土地,后勤保障无虞!
因此,农乃国本,是一个国家重中之重。
唯有农收富足,保障民间吃饱穿暖,一个国家才能真正往前发展。
朱棣看着老师,眼光晶亮地又道:
“我说的这些,就应该有专人像老师一般,潜心研究农学,提高粮食产量。”
“只要富国强民,大明盛世,也就近在眼前!”
“届时超越盛唐,万邦来朝,也将不是梦想!”
随着朱棣越说越慷慨激昂。
其他皇子张大了嘴巴,全都震撼地看着他和张成。
“原来农事,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真的如此重要?”
老六朱桢睁大眼睛,渐渐学着他四哥若有所思。
更别说本就一心跟着哥哥走的老五朱橚。
“那我们现在学好种地,以后封地的百姓是不是也不用挨饿了?”
老七老八两个小的不懂太多大道理。
他们只道自己封地的百姓不饿肚子,那自己就能有很多钱花,有的是福可享。
张成看着除了两个糟心的大的,小皇子们都因此受到启发,有了自己的想法。
他高兴地挑眉一笑。
毫不吝啬自己的夸奖,对朱棣竖起大拇指。
“不错,能有这番想法,你已经是个了不起的人了。”
比起那些混吃等死的王爷,朱小四不愧是干大事的人,这觉悟杠杠的。
张成对朱棣这个学生愈发满意。
他又和颜悦色问道:“那老四,关于你的这些想法,现在可有具体的计划?”
老朱不是动不动喜欢白嫖吗?
万一将来他哪天脑抽了,要他写上农工商之类的心得。
他可以直接照抄朱小四的答案交上去嘛。
老师教会学生知识,再用学生的答案交作业,没毛病。
“这才是两头吃的最高境界,不愧是我。”
张成正在心里美着。
就听朱棣击掌一笑。
“正好,我可就等着老师这句话呢!”
“啊?”张成被他这反应搞得一懵。
朱棣双眼一亮,直接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
他自告奋勇就道:“我听说,老师的工业新区有专人负责工业研发。”
“像那些人才,不但能成立自己的实验室,还可以向县衙申请经费!”
张成听得一愣愣,下意识点头。
朱棣立马打了鸡血似的,说出自己的真正的想法。
“那老师,我也想成立我的农学实验室!专门研究农学方面的知识!”
“如果我能进一步改良农具,或是给百姓捣鼓出更有效率的种植方法。”
“以后岂不是利国利民,给整个大明做出大贡献!”